江西邦诚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点评 > 内容

“二师兄”遭非洲猪瘟狙杀 猪肉制品企业营收疲软

中新网 2019-04-26

阅读()

截至2019年4月23日,共17家肉制品企业披露2018年报或快报,受非洲猪瘟等因素影响,双汇发展、上海梅林和雨润食品龙头企业在内的超半数肉制品企业营收表现疲软,甚至出现负增长。
  中新网报道,截至2019年4月23日,共17家肉制品企业披露2018年报或快报,受非洲猪瘟等因素影响,双汇发展、上海梅林和雨润食品龙头企业在内的超半数肉制品企业营收表现疲软,甚至出现负增长。
 
  行业业绩锐减,“二师兄”拖累团队
 
  据Wind数据统计,近三年,肉制品上市企业营收继续保持正增长,利润总额却在2018年出现大幅下滑。
 
  2016年-2018年,17家肉制品上市企业营收总额分别为1160.94亿元、1225.28亿元和1270.9亿元;利润总额为51.9亿元、53.19亿元和15.19亿元,2018年利润总额下降了71%。
 
  梳理发现,远离“二师兄”生猪的肉制品企业业绩则多数表现理想,海欣食品、安井食品、绝味食品、煌上煌2018年净利润均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有趣的是,同是做鸭脖出名,绝味食品营收利润双升,周黑鸭营收利润双降。
 
  17家肉制品上市企业中,9家出现业绩下滑,9家企业中有生猪及猪肉制品业务的占多数。“老大”双汇发展和“老二”上海梅林营收均出现负增长,“老三”雨润食品业绩则大幅亏损。
 
  双汇发展、上海梅林、雨润食品三家肉制品企业主营业务均与猪肉息息相关,2018年三家营收总额占行业营收达66%,成为拖累肉制品行业整体业绩主力。
 
  2018年,双汇发展营收487.67亿元,同比下滑3.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49.15亿元,增长13.8%。这是双汇发展连续第二年营收下滑,2017年双汇发展营收504.47亿元,同比下滑2.7%。
 
  此外,上海梅林营收221.79亿元,下降0.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3.06亿元,增长9.1%;雨润食品126.51亿元,增长4.9%,但净利润亏损了47.59亿元。
 
  除了双汇发展、上海梅林和雨润食品,从事猪肉屠宰与肉食品加工的龙大肉食和中粮肉食业绩同样表现一般。
 
  2018年,龙大肉食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74亿元,较上年同期下滑7.4%;中粮肉食亏损6.28亿元,较上年下降239%。
 
  中粮肉食在年报中解释,猪价下跌对利润影响较大。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调整前的亏损为2.17亿元,同比下降143.6%,主要因生猪价格同比降低19.8%所致。
 
猪好多
 
  非洲猪瘟成业绩不佳“杀手”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告诉记者,肉制品行业整体业绩下滑,主要是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猪瘟疫情下很多人降低了猪肉消费,需求不足,肉价持续下降,连带效应影响肉制品企业业绩。
 
  去年8月,非洲猪瘟在国内首次出现,并迅速向多地蔓延,截至今年4月22日,我国共发生了129起非洲猪瘟疫情。目前,疫情累计捕杀生猪达到102万头。为了控制疫情,跨省生猪调运被停止。
 
  雨润食品称,受成本、总产能、需求和非洲猪瘟疫情等因素影响,行业内企业运营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梳理发现,不只是雨润食品,“非洲猪瘟”也是其他一些肉制品上市企业解释2018年报业绩的高频关键词。
 
  中粮肉食年报中就表示,疫病的发生导致生猪死亡,生猪产量降低,带来经济损失;疫情增加了公司在防疫上的投入,且疫情给猪场的生产带来持续性影响,净化过程使猪场生产效率降低,经营成本提高,进而降低效益。
 
  双汇发展在年报中也表示,面对非洲猪瘟疫情等复杂多变的形势,由于猪价低、肉价低,收入同比小幅下降。2018年10月份,双汇火腿曾陷入被检出非洲猪瘟病毒的风波。
 
  据东兴证券分析,非洲猪瘟影响下,双汇发展去年屠宰生猪1630.56万头,14.27%的增速较2017年有所下滑。屠宰量增速下滑叠加猪价下滑,导致其屠宰业务收入同比减少4.9%。
 
  在朱丹蓬看来,影响双汇发展业绩的还有高管团队的不稳定,对于营销策略落地、执行、规划带来的影响。
 
  双汇发展在2018年8月以及2019年2月均发布过高管变更公告,公司常务副总裁、多个副总裁职位、财务总监的职位相继换人。
 
  多方协调以促平稳度过“猪周期”
 
  需提高平稳市场的能力,防止价格上涨过快引起市场效应。中国有足够时间做好准备,也有能力做好准备。
 
  日前,农业农村部有关官员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自去年8月份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以来,生猪和能繁母猪的存栏同比降幅逐月扩大。他引用专家的判断警告,下半年猪肉价格同比涨幅可能超过70%,创历史新高。
 
  这番话可能意在鼓励企业或农民扩大养殖规模,因为“养猪的盈利水平将持续向好”。但是,猪肉价格70%涨幅的判断在金融与资本市场引起反应,进一步推高中国和全球猪肉生产商的股价。大量资本已经在现货、期货、股市等布局“猪通胀”概念,债券投资者则担心通胀将左右货币政策与收益率。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猪肉产量1463万吨,下降5.2%。农业农村部对400个县定点监测,3月份生猪存栏环比下降1.2%,同比下降18.8%。能繁母猪存栏环比下降2.3%,同比下降21.0%,同比降幅达到了近10年来最大值。显然,中国猪肉供给正在减少,这也推动了美国猪肉期货价格的上涨。自3月以来,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美国瘦肉猪期货价格已上涨了59%,带有比较强的投机性。
 
  应当说,中国猪肉有潜在的供给冲击,而非需求增长带动猪肉价格增长。事实上,经过3月的上涨之后,近期已经平稳甚至有所下跌。一般而言,只有需求膨胀才会引起通胀,目前仅仅因为猪肉这单一产品供给可能产生缺口而判定通胀,是没有任何道理的。
 
  中国猪肉需求在2014年达到顶峰时期的5719万吨后,就呈现出持续下跌的趋势。而在2014年之前,猪肉需求每年的平均增长可达到5.7%。2018年,中国猪肉消费量为5595万吨,远低于2014年,较2017年5611万吨,同比下降0.3%。猪肉产量2018年较2014年则减少了3.63%。
 
  在过去数年,中国猪肉价格始终在低位徘徊。2011年至2014年间的供过于求,猪肉产量也在过去两年连续下跌。2014年后需求又开始持续下跌。2016年开始大型养殖企业产能扩张,增强了供给能力,猪肉价格出现跳水。2018年,环保整改导致部分养殖企业大量生猪非正常出栏,继续冲击市场。
 
  目前看,这几个导致猪肉消费下降的因素还继续存在,再加上非洲猪瘟因素,也导致大量消费者主动减少猪肉消费。因此,供给减少的同时需求也在萎缩,可以减少潜在的供给缺口。事实上,消费者早就饮食升级越来越多地转向牛肉、鱼类等商品,尤其是新零售大幅扩张就是以提供生鲜高档食品为主要特点。
 
  中国也可以扩大肉类进口的规模。中国肉类价格相比国际市场较高,价格倒挂刺激了一些走私活动,尤其是从东南亚进口冷冻牛肉、猪肉等。中国应该开放更多口岸,增加更多进口配额,完全可以缓解中国猪肉潜在供给缺口带来的风险。事实上,去年中国进口猪肉数量持续下降,为119.28万吨,同比下降1.97%。
 
  因此,当前不宜夸大中国猪肉短缺风险,可以扩大进口各种肉类,而养猪产业的规模化程度大幅提升后,增加供给的能力也大大增强,在猪肉消费平稳,且有所下降的条件下,很难出现大规模的短缺现象。当然,猪肉价格适当上涨是有利的,因为过去多年,中国猪肉价格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始终在低位徘徊。
 
  当前,在流动性充裕的环境里,资本的投机性增强,只是等待在某些领域引爆的引信。原本可以通过扩大进口,鼓励补栏增养等多方面努力平稳市场,如果过度预测和判断猪肉供给短缺或者价格过高涨幅,则会助长资本的投机活动,在实体经济不振的前提下甚至会蔓延到其他商品,从而对货币政策与生产活动构成威胁。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