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12月9日,还有22天,2018年即将成为历史。站在今天看养猪业,从2015年3月份上一波猪周期中猪价回升,到今天也不过是三年多的时间,然而养猪业的变化却是太快,快到我们还来不及适应,甚至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我们说,预见到2018年上半年猪价将出现一个低谷,但却未想到会是如此低迷。甚至有人翻出了在今年2、3月份温氏、牧原高层在回答投资者问题时候的说法:2018年出现类似2014年全行业低迷的可能性很小。但事实上,2018上半年集团企业连续亏损4个月,家庭猪场亏损2-3月。
进入下半年,刚刚开始启动补充后备的猪场被一场非洲猪瘟搅乱了节奏。伴随生猪禁止调运,北方生猪市场瞬间跌入冰点,原本朝着7元迈进的猪价,先是跌至6元,再是5元,甚至于目前不少地区已经跌至3元区间。在过去来说,一天下跌5毛、1元就被认为是异常波动,而今天我们似乎已经司空见惯。
但另一方面,在北方猪价亦步亦趋下探的时候,南方市场却仍旧一路高歌。即使发生非洲猪瘟,猪肉消费受到一定程度削弱,但耐不住当地生猪供应缺口更大,猪肉价格更是骄傲得不肯回头。截止目前,四川有猪友说他卖出了11元的价格。是的,在河北石家庄猪肉9元每斤的时候,四川的生猪已经到了11元了。而这个时候的内蒙、山西、辽宁,普遍在3-5元晃荡。
然而我们说,因果循环。今天市场反应出的结果,一定是3年甚至5年前我们种下的因。的确如此,今天我们用一张图来解释当今的中国养猪业。
图1当下中国养猪业布局
数据来源:猪易数据
其中,红色、蓝色区域为2016-2018年三年大型企业累计投资养猪业金额排序,红色为第一梯队,蓝色为第二梯队;
绿色横条为母猪存栏20-150头家庭猪场密集省份;
黄色横条为母猪存栏150-500头家庭猪场密集省份;
紫色条纹为母猪500头以上家庭猪场密集省份
左下角为大型农牧企业投资省份排名;
基于对以上信息的了解,我们首先来看,2016-2018年这三年,大型农牧企业累计规划投资800亿进入养猪业,其中前五大省份分别是内蒙、河南、黑龙江、广西、河北,特别是内蒙,单独这一个省份就投资了接近200亿,占全国所有省份的22%。
其次,排名第六到第十的省份分别是山东,湖南、湖北、安徽、辽宁。
如果再结合今天的猪价表现来看,整体上,第一梯队的猪价几乎是全国最低的,第二梯队的情况要好于第一梯队。除了辽宁,由于当地生猪供应市场极为不平衡,不仅仅是生猪调运后外调的影响,包括当地也作为重点疫区的省份,猪价下跌的程度已然为全国前三。
以上是这张图上所显示出来的,还没有呈现的内容是,云南生猪养殖一直处于全国相对传统、小散较多的地区,在很长的时间以来,云南当地都需要生猪外调来满足需求。但是2018年之后,一直居于云南发展的正大发现,云南市场更多开始向外调运生猪,当地供应开始出现过剩的情况。而这背后,与各大企业纷纷驻扎云南,养猪产能释放有很大关系。
比如河南,猪易数据将2009-2018年河南十年的猪价与全国均价进行对比,我们发现,2014年之前河南生猪均价更多时间是高于全国水平,但是2014年特别是2015年之后,河南猪价更多的是低于全国均价运行。特别是2018年,河南猪价明显更弱。
图22008-2018年河南生猪与全国均价对比
数据来源:猪易数据
如果我们再结合河南当地猪场的发展可以看出,2014年低谷之后,伴随大量散户的淘汰,同样有大量规模猪场的崛起。特别是牧原、新大牧业、广安、正大等大型企业的发展,河南母猪500头母猪以上的猪场数量已经居于全国首位。
如图2所示,河南与全国均价的价差,自2015年之后长时期为负值。特别是8月份非洲猪瘟发生后,河南更是一落千丈。
但2018年,对于集团企业布局而言,产能释放,还仅仅是个开始。
那么现在,我们来看看南方。
图中黑色太阳形状的点分布的省份为需要大猪的地区,体重基本在270斤以上,而这些省份有:安徽、湖北、湖南、浙江、四川、江西、福建、广西、贵州重庆、云南。
如果去除掉集团企业密集布局的省份,安徽、湖北、湖南、广西,我们发现,剩余的这些省份基本上猪价仍旧处于理想的范围内。即使个别省份偏低,但是猪场仍旧在有利润的空间。
那么最后,再来来绿色、黄色、紫色横条纹密集的省份,
1、广东、江西、浙江、附件地区散户较少,以母猪存栏100头以上占比较多;
2、四川、山东散户仍旧较多;
3、河南、湖北、湖南作为华中三大省份,聚集了全国最多的猪源头,而这三个省份也是鱼龙混杂,散户、家庭猪场、规模猪场、集团企业几分天下。
可以预见到的是,非洲猪瘟将成为推动我国养猪业去产能的巨大推动因素,加快落后产能淘汰,而这个落后产能,不仅仅是散户,包括成本高的家庭猪场、规模猪场、集团企业。同时,将有一批管理、观念先进,且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猪场成长起来,甚至发展壮大。
就地域上来看,在调猪转调肉之后,北方密集省份的产能将重新布局,部分地区将出现企业撤退或减少投资的情况。而南方之前因环保原因拆迁严重的省份将重新考虑科学规划养猪产能布局,鼓励部分能够解决好环保的猪场增加产能。
即使非洲猪瘟压顶,但是中国养猪业仍旧充满希望。有句话是,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