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20年达到创纪录的近440万吨后,中国的猪肉进口量在今年上半年仍高达230万吨,同比增长8 5%。随着生猪价格周期的下行,猪肉进口对国内生猪产业的影响预计将更加显著,相应的形势与政策亦有望出现变化与调整。
由于多地进入雨季,甚至局部地区已经连续下雨很多天,于是产房腹泻、小非、霉菌中毒、自然水灾类的损失开始多了起来。熬过了不堪的猪价低谷,却败在了雨季,是一部分猪场当前的真实境遇,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注意。
今日,农业农村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二级巡视员辛国昌对猪价波动、猪肉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后期市场走势等问题进行了解答。
让4.5元的造肉成本成为可能!播恩集团邹新华为养猪划出生存底线
当下,生猪价格逐步进入下行周期,而持续不断的非瘟疫情让整个行业发展变得扑朔迷离,亦让诸多养猪人叫苦不迭。饲料市场逐步饱和而进入白热化竞争状态,中国农牧领域可谓进入群雄争霸的“混战时期”。
果你在一个个养猪群里,就会发现,散小的养猪人对规模猪场,尤其是集团企业、上市公司的态度很复杂。有羡慕、有醋意,而更多的则是不满乃至幸灾乐祸。
2021年7月15日,第二届抗非大家谈联谊会在哈尔滨市举办的第六届银水湾论坛期间隆重举行。本届联谊会主题是“防非降本”,近80位行业嘉宾参会。联谊会召集人、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究员仇华吉在会议上指出,养猪有三重境界:看猪是猪、看猪不是猪、看猪还是猪。
王祖力:养猪开始亏损,行业真正的“冬天”还没有来!接下来该怎么办?
生猪产能还在恢复,行业的冬天还没有来,猪价依然会处在一个趋势性的下行通道,养殖场户要有充足的心理准备。
在农村出生、长大,到农业大学念书,辞去公职后又回到农村从事农牧产业——神农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何祖训的半生岁月都与农村、农业密不可分。
吴奇:“等到我们做成了,素肉对动物肉的挑战也就真正开始了。”
“人造肉”的研发和生产近年成为了农牧食品行业的一个热门话题。在外形和口味越来越接近“真肉”的同时,其相对较高的成本亦使得消费者在选择时存有一定的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