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是猪场生产的命脉,种猪质量直接关系到猪场生产效益,健康的种猪才能生产出健康的小猪。所以,加强种猪饲养管理,提高种猪质量,保证种猪健康,才能提高猪场生产效益。
破解高繁母猪的三大生产困境,其核心思路是改善肺-肠循环,让母猪五大器官(心-肺-肾-卵巢(子宫)-结直肠)和两大纽带(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功能恢复正常,母猪实现年轻态。
母猪批次化生产是指采取生物技术手段,将母猪群体按照不同规模分群,开展全进全出的统一批次生产。批次化生产中常使用生殖激素来调控母猪的发情和分娩,主要的有烯丙孕素、PGF2α、PG600等。
母猪的妊娠期大约为110-120天,平均114天。母猪临产前的征兆有很多,随着胎儿的发育成熟,妊娠母猪在生理上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如乳房膨大,产道松弛,阴户红肿,行动异常这都是准备分娩的表现。
近年来,养猪业规模化程度不断提升,2024年我国生猪规模化率已超70%。养猪业对高效繁殖管理和生产效益提升的需求不断增长,加之非洲猪瘟疫情导致猪场对生物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全进全出”母猪批次化生产应用越来越广泛。
母猪品种、胎次、季节、输精技术等对母猪批次化生产管理产生的影响
批次化生产管理模式最早源于欧洲二十世纪工业批次化管理,在工业生产上应用较为广泛,随后由于牧场员工休假需要,渐渐与畜牧生产相结合,被欧洲各大猪场使用。
初乳的特点是蛋白质含量特别高,并含有大量的白蛋白和球蛋白。这是符合于仔猪迅速生长对于蛋白质的需要和初生仔猪的消化力弱,不能消化大量脂肪的特点的。
猪场生产效益的高低取决于生产成绩的好坏,母猪子宫炎症发病率高、危害大,是导致猪场生产成绩下降的重要因素,严重的母猪子宫炎症会给猪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只有将母猪体内毒素排出,母猪亚健康才会少,抗病力才能更强,母猪补充的生殖营养才能真正用于提高繁殖力。反之,母猪补进去的基础营养和生殖营养都可能用于抗病,那生殖所分配的营养自然就很少,繁殖力也就受到影响。
泪斑(眼分泌物沉积症)是规模化猪场中妊娠母猪的常见问题。其发生与机体代谢紊乱、环境应激、疾病感染等多因素相关,直接影响母猪繁殖性能和仔猪健康。
热榜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