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本增效”成为养猪业的重中之重,各头部猪企积极应对下行压力,需要加大数智化资源的投入
2021开年以来,猪价频创“新低”,各大猪企业绩遭受重击。近日,牧原、正邦、新希望、唐人神、正虹科技等上市猪企发布2021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告显示牧原股份、唐人神预计上半年业绩出现下滑,而正邦、新希望则直接面临亏损。
农信互联入选《2021产业互联网北京方案图谱》,并作为优秀产业互联企业在致辞中被列举
8月2日上午,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主办,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协会承办的2021产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论坛在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海淀分会场成功举办。
2021养猪业年中盘点:一大事件,两大政策,三大趋势!养猪业正朝着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大步迈进。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到2021年4月份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增长1.1%,连续19个月增长,同比增长23%,相当于2017年年末的97.6%;5月份全国的生猪产能已基本恢复。
中央三度收储,25省猪价上涨!下半年行情猪价上涨?官方来给答案
进入7月中旬,市场供需博弈加剧,猪价涨跌变化频繁。现阶段8元/斤的猪价是博弈的重心。猪价在跌破8.0元/斤后,养殖户惜售情绪浓厚,而炎热天气仍限制猪肉消费,屠企抵触高价收猪。
新形势下,生猪养殖业规模化是大势所趋,养殖业需借助智能化系统与设备,将软硬件相结合,才能助力行业平稳、健康、快速地发展。同时生猪养殖业属于周期性行业,涨跌皆属正常,需要稳定心态长期经营。
掌握生猪育种核心技术,突破“卡脖子”关键点,数智化或可成为有力助手!
一般而言,品种改良、营养饲料、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是生猪养殖行业发展的四大要点,近50年来美国养殖业发展过程中有40%的资本投入用于品种改良,而中国养殖业的发展则更加注重营养饲料和饲养管理,对于品种改良的资本投入占比在10%左右。
短期内市场利空因素仍存,1、大肥猪供给依然偏多;2、进口冻肉规模居高不下,前期冻品积压亟待出库;3、高温天气对需求的抑制。猪价要真正反弹,关键还是看供需的转变。
猪肉是我国居民主要消费的肉制品,每年出栏的猪约7亿头,人均猪肉年消费量约59公斤,约占世界猪肉年消费量的一半以上。面对猪肉巨大的消费
就成本而言,牧原股份为“自繁自养”类企业,一季度完全成本16元/kg左右,成本明显低于温氏股份、正邦科技和新希望等其他同行。温氏股份、新希望、正邦科技等一季度自繁自养完全成本在20-30元/公斤波动,当前猪价下,一头240斤的商品猪至少亏损240元。”
猪小智有十二大系统全方位,多角度为猪场提供智能化服务。十二大系统具体有哪些呢?一起来看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