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中旬过后随着养殖端持续压栏增重,叠加二次育肥不间断地补栏,生猪供应增幅不及预期,低价迟迟未至,且肥标价差的迅速收窄也难推进供应增量,市场对担忧供应后移会形成“堰塞湖”。
4月肥标价差延续收窄趋势,大猪供应增加需求减少,供大于求局面导致大猪价格疲软,肥标差缩小。进入5月,由于前期二育补栏量增加导致大猪供应能力提升,大猪供大于求局面将进一步加剧,肥标差有继续缩小空间。
本周国内生猪价格呈“M”型走势,周均价环比上涨。周度外三元交易均价15.02元/公斤,环比上涨0.81%。最高价为22日的15.06元/公斤,最低价为24日的14.98元/公斤。
4月份,在二次育肥和压栏支撑下,猪价打破供需僵持局面,月下旬,二次育肥热度或仍相对高位,养殖端出栏节奏或缓慢,但下游屠宰企业压价心态或不减,4月下旬猪价或延续横盘行情。
3月起,市场对4-5月的豆粕原料增量到港逐步形成共识,但传统的“原料宽松—豆粕下行”一阶导思维在4月的北方市场受到了挑战,豆粕供应拐点迟迟未能出现,原料供应不稳定是主要原因。
近期生猪市场屠宰量环比小增,与此同时,二次育肥补栏量持续增加,对生猪行情带来利多支撑效果,本周猪价打破自2月中下旬以来的盘整僵持态势,呈上涨走势。
近期生猪市场屠宰量环比小增,与此同时,二次育肥补栏量持续增加,对生猪行情带来利多支撑效果,本周猪价打破自2月中下旬以来的盘整僵持态势,呈上涨走势。
4月生猪供多需少,二次育肥支撑中旬价格迎来上涨,但下旬养殖端出栏节奏或加快,猪价或上涨乏力,进入5月,养殖端或仍有二次育肥补栏需求,生猪价格或有上涨空间。
近期,生猪价格维持横盘走势,近日出现了一定波动,一个重要原因是二次育肥的增多。由于二次育肥的存在,部分本应立即出栏的生猪被延迟出售,减少了市场上短期的供应量,使得短期内生猪供应相对紧张,推动价格上扬。
清明节后,东北地区在二次育肥持续入场的推动下,猪价止跌并开始持续上涨。中旬突发的极端天气进一步激发了二次育肥的热情,导致东北地区肥猪价格出现显著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