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非瘟流行现状,冬季非瘟风险显著增加,养猪户要提前做好准备!
影响非瘟防控的风险很多,如下图,冬季到了很多流程执行不能落地,特别是消毒效果显著下降,导致冬季非瘟的风险显著增加。
一、进苗筛查与项目激活:1 1 苗源场认证1、红色发病场:猪场正在发生非洲猪瘟,有阳性检测结果;2、黄色疑似场:没有直接证据证明是阴性场;
哈兽研:我国出现基因I型非洲猪瘟病毒,及其毒力研究和来源分析
哈兽研最新一份研究文章显示,他们的一个研究团队在山东和河南地区分别分离到了基因I型的非洲猪瘟病毒,两个毒株均为低毒力毒株。
病毒变异的主要方式是突变和重组。病毒发生重组的一个基本条件是病毒需要感染同一个宿主。在一些地区,存在非洲猪瘟不同谱系病毒的同时流行,但是却很少观察到同一只猪感染不同毒株的情况,说明非洲猪瘟病毒的多重感染可能并不是一个高频现象。
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猪病,对生猪养殖业的发展影响巨大,至今仍然是全球重要的猪病毒性疾病之一。
在非瘟传播早期,由于喂泔水导致的多点和集中爆发是重要组成部分。山西农业大学一个团队,使用房室模型的方法对3个猪场的非瘟爆发情况进行了数据分析和评估。根据他们的分析估计出三个猪场的潜伏期在8-11天之间,发病期约为2-3天,基本繁殖数是4.83-11.9。
非洲猪瘟疫情的传播对国内外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目前尚无特别有效的疫苗和药物用于非洲猪瘟的防治,因此,提高猪群免疫机能是增强猪群对非洲猪病毒抵抗能力,降低感染猪群死亡率的关键因素。
有经验的养殖户大都会有一个感觉:秋季猪场的病更多。抛开非洲猪瘟不谈,在往年正常情况下,呼吸道、蓝耳病、口蹄疫、血虫病、母猪繁殖障碍等疾病都是从秋季开始增多的,这是为什么呢?
热榜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