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4年底,全球52个国家报告ASF疫情,其中欧洲占比67%(如罗马尼亚、波兰年增病例超1000起),亚洲以中国、越南、菲律宾为主。
自1921年在非洲肯尼亚首次发现非洲猪瘟,距今已有百年历史,从非洲传播至欧洲、南美洲、亚洲。2018年在辽宁沈阳首次发现非洲猪瘟,随后,蒙古、朝鲜等周边国家相继发生。
1896年特斯拉在一次公开演示中展示了臭氧的生成过程,并提出了臭氧在消毒和空气净化方面的潜在应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从发明了高效的臭氧发生器以后,开始推动了臭氧技术的工业化应用。
随着ASF在全球范围内的流行,ASF可能通过合法和非法进口受感染的猪肉产品传入美国,为减轻ASF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提前做好ASF暴发后的控制准备是非常有必要的,近期来自美国的科研团队发表了一篇文章《确定在12个月内从美国养猪业清除ASF的控制策略》。
自2018年起,非洲猪瘟对中国的养猪业造成了严重冲击。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或疫苗来防控这一疾病,生物安全措施因此成为最经济且有效的防控手段。
研究显示,饲料及原料中有可能携带非瘟病毒,猪采食饲料就可能感染,因此,防控非瘟确保饲料的安全非常重要。无论是全价配合饲料还是浓缩料、自配料或饲料原料,都有可能被非瘟病毒污染,导致猪只感染。
非洲猪瘟(ASF)是一种极具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给养猪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除了对生猪直接造成威胁外,环境中的非洲猪瘟病毒核酸也可能成为潜在的传播源,增加疫情复发的风险。
非洲猪瘟临床症状:强毒株感染,感染猪表现高热,沉郁,厌食,耳、四肢、腹部皮肤发红至发绀,可视黏膜潮红发绀等症状。强毒株感染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可达100%。
非洲猪瘟(AfricanSwineFever, 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ASFV)引起的一种高度致命的猪类传染病,对全球养猪业造成了巨大威胁。
选择性清除,也称为“拔牙”,是越南控制非瘟的一个套路,通过清除(疑似)阳性猪只而不是直接选择清群处理。当然,我们也拔了很多年牙。这个套路背后是保护未被感染的猪只,尤其是对于种猪场。
热榜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