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军事兽医研究所发表非洲猪瘟出现低毒变异株的文章,引起行业广泛关注。
非洲猪瘟变异株变异位点在CD2V位点,它是非瘟病毒关键基因位点,决定非瘟病毒多种蛋白表现。新毒株变异弱毒化并表现非红细胞吸附,它毒力更低,但具有高度传播性。
高剂量感染导致部分死亡,并引起急性或亚急性临床症状,低剂量感染会导致非致死性、亚急性或慢性病变并持续感染大群,使猪体表现为体温升高、关节肿大、皮肤有肿块病猪沉郁。
接种13天出现发烧,18天表现疾病症状,16--24天会出现死亡,有些28天后仍然存活但持续排毒。正常猪和病猪接触6--12天,口腔粘膜检查出病毒DNA。
低毒力变异株病程延迟,症状较缓,不易发现,并且这些症状极易混淆,在临床症状显示更加隐蔽,发现难度更大,加大非瘟临床诊断难度。由于非瘟病毒低毒化,外观症状不明显,死亡率低,容易被广大养殖朋友忽略,将会造成传播力度更大,因此对非瘟防控带来更大难度。
目前由于非洲猪瘟没有疫苗和有效治疗药物,针对非瘟病毒变异弱毒化,大家必须看清市场疾病发展规律,认清发病外观症状,及时通过PCR检查,尽早发现,快速隔离淘汰,从而降低损失和控制传播。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