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猪价在“横着走”了3个多月之后,开启了下跌之路,最近半个月累计下跌了0.6元/公斤,一下跌到了近一年来的新低。
据猪好多数据监测显示,5月25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为14.28元/公斤,全国整体依旧是下跌为主旋律。其中东北地区的猪价已经跌到了7元附近,有即将跌破7元的趋势。
其实,年后以来的三个月时间里,猪价其实一直在14-15元/公斤之间徘徊,涨跌幅度有限,并未掀起一朵浪花,大多都是徒劳挣扎。最大的变化也就是这几天表现出来的。
如今为什么开始下跌了?
很简单,因为矛盾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压制不住了,激发出来了!
那么现下猪市的矛盾是什么?
1、压栏的二育要出猪。之前很多次已经说过,3月份和4月份的猪价之所以没有跌到7元以下就是因为有一部分压栏和二育,如今无论是从体重层面看还是从当前“下坡式”的市场行情来看,这批猪都已经到了不得不出的时候,所以一批大猪正在运输路上。
2、大场出栏积极。就各个层面的数据来看,接下来的猪价是一个期,大场对这一判断具有一致性,所以都在积极出栏,市场上猪出现“拥堵”。
3、产能达到了高峰期:从2024年4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开始出现转折,由降转增,到目前为止总体保持增长趋势,这也就意味着从2025年的2月份之后生猪出栏量的趋势性增长。也就是说2025年整体应该是猪周期的下行阶段。目前,市场仍在承受前期高存栏基数带来的产能,供应压力持续增加。
4、下游需求跟进不足,供大于求带动生猪价格走低,周均价环比下滑。
所以,猪价已经被逼到悬崖边上,不得不跌。谁能挽救?
整体来看,市场供需矛盾短期内难以有效缓解,猪价上涨动力不足,市场将延续当前的运行态势。需重点关注6月份集团场出栏计划调整及政策面干预力度对市场预期的影响。
此外,政策方面的一些变化也可能影响到猪价。据了解,河南大场禁止出售二育,目前看有利于稳定猪价,有利于仔猪销售。你觉得本次二育政策利好还是利空?
专栏作者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