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国庆,国内猪价再次发生了波动,在中秋后,受消费擎肘以及散户压栏,再加上二次育肥情况普遍,生猪价格持续震荡偏强走势,直至今日生猪价格迎来跌势反扑,猪价11连涨就此结束,市场整体呈现下跌趋势。那么,市场究竟发生了啥?国庆节能不能打破“逢节必跌”诅咒呢?
据猪好多数据监测显示,今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为24.17元/公斤,较昨日下跌0.20元/公斤。按照区域来看,北方地区除了黑龙江、北京、天津、湖北、西藏等五个省(市)猪价略有上涨外,其他区域猪价均下跌,单日跌幅多在2-3毛/公斤左右。南方地区的猪价则稳中下跌,大部分区域生猪价格呈现下跌,其中贵州跌势最为迅猛,猪价较于昨日下跌0.54元/公斤。由此不难看出,今日南北方猪价一片“惨绿”。
猪价下跌原因
第一,猪价涨势提前被“透支”。9月初后,节假日气氛转浓,养殖户大多抱有看涨心态,压栏情况普遍、二次育肥现象兴起,导致猪价持续上涨。直至今日,国内猪价已经突破24元/公斤,不过临近国庆节前,大部分屠企以及多地猪肉贸易商节前备货已完成,对猪肉需求下降。
在此背景下,养殖户出栏情绪出现分化,而一些龙头猪企,虽然想要压栏挺价,但为了响应“号召”,不得不加大生猪出栏规模,再加上高价猪源出栏难度增加,二次育肥盲目补栏中低标猪的积极性回落,市场猪源流通得到缓解,屠企采购生猪难度也大大降低。
第二,饲料成本上涨,尤其是主要的蛋白原料“豆粕”一路飙涨,一个月内疯涨1000元,简直不要太震撼。要知道豆粕价格在8月底平均是4400元/吨,到如今国内部分地区已突破5600元/吨,豆粕价格创近10年新高,一些饲料企业再次宣布涨价50~300元/吨,这则消息放出后,让一些抱有压栏心理的养殖户们有了顾虑。
本周国家将投放今年第4批中央猪肉储备
总的来说,此次猪价下跌在猪价涨势被提前“透支”,短期内生猪需求下降;饲料成本的飙涨,让部分压栏养殖户有所顾忌,猪价惨遭遇冷,不过旺季即将来临,养殖腊肉腊肠情况普遍增多,对于猪价有一定的支撑。
猪价短期内不会发生大幅度下跌,不过根据官方已投放数量以及后期投放计划来看,预计9月份国家和各地合计投放猪肉储备20万吨左右,单月投放数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由于现阶段猪肉价格依旧处于高位水平,今日官方放出本周将投放第四批储备肉消息,降低各大猪企以及养猪散户对于猪价预期。虽然下半年的猪价依旧有上涨的趋势,但上涨幅度有限。小编建议养猪户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安排生猪出栏,切勿抱着看涨的心态,到最后得不偿失。
专栏作者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