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进入9月,官方投放储备肉的信息就一直充斥在养殖户的耳边,从第一批的3.77万吨,到第二批的1.5万吨,再到昨日发改委明确表示,近日还将投放第三批储备肉,并且官方将紧盯生猪市场动态,重点防范生猪价格过快上涨!
不仅仅是发改委投放储备肉,全国各地地方储备肉投放的消息也不断传来,从投放价格来看,储备肉的价格要低于市场猪肉价格,其中江西、安徽等省的投放价格低于10元/斤,广西、黑龙江、山东等省的投放价格为12元/斤左右。据业内机构统计,整个9月份投放猪肉储备数量将达单月最高水平。
那么在储备肉投放的影响下,猪价又产生了什么变化呢?据猪好多数据监测显示,9月20日,全国外三元生猪价格为23.83元/公斤,均价与昨日持平。在储备肉投放的消息持续不断的冲击下,生猪价格的涨势似乎有“间歇”的节奏。
整体来看,从全国监测到的31省市猪价数据看,今日猪价16省(市)上涨,15省(市)下跌,近两日猪价一直处于涨跌调整的状态。生猪产区的猪价多在24元以下运行,生猪销区的猪价多在24元以上运行;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1个省份的猪价涨至24元以上。
具体来看,目前全国猪价最高的省份是广东省,报价为25.26元/公斤,其次是福建省,报价为24.87元/公斤;全国猪价最低的省份是新疆自治区,报价为21.79元/公斤,其次是宁夏自治区,报价为23.02元/公斤。
从以上的猪价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目前猪价依旧运行在23-24元区间,也就是说在官方调控压力下,猪价并没有继续产生太大的涨幅,这也正是储备肉起到的作用,储备肉作为官方调节猪价的对象,其对猪价产生的影响不在于数量的多少,而在于其对市场的引导作用,它并非能立竿见影的对猪价形成止涨止跌,而是循序渐进改变猪价的长期趋势,从而达到“稳”猪价的目的。
说到长期猪价,最近生猪市场又掀起了一股“二次育肥”的热潮,其原因主要是看好下半年猪价行情。按照往年的历史数据来看,确实四季度的猪价水平要高于三季度,特别是11月-12月区间的腌腊、灌肠等消费旺季,往往能支撑猪价再上一个高度。#猪价#
但是,不同时期我们也要辩证地看待猪价走势。就好比现在,据官方的数据披露,当前生猪价格及头均利润明显高于历史平均水平,这是之前所有养殖户都不曾预料到的,如果生猪价格进一步大幅上涨,可能就导致产能过快增加。不仅如此,试问“高猪价”影响下,腌腊、灌肠期的消费还能达到预期吗?
目前生猪市场的情况是供应端产能还在持续地增长,而消费端却暂未显现出明显的增量,叠加储备肉投放的影响,接下来猪价或短暂弱势调整,猪价警报拉响,预警再升级,养殖户合理安排出栏计划。
专栏作者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