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毒素对不同猪群产生的临床症状各具特点。在各类猪群中,霉菌毒素的影响显现得尤为鲜明且多样。对于母猪而言,它们可能会出现繁殖障碍,如受孕率下降、流产率上升以及产弱仔、死胎的情况增多。
猪增生性肠炎是由细胞内罗松菌引起的一种胃肠道综合性疾病。本病常发生于6-20周龄的生长育成猪,有时断奶2月龄的仔猪及种猪也可感染发病。
猪魏氏梭菌病又叫猪梭菌性肠炎、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仔猪肠毒血症,俗称仔猪红痢。主要发生于1周龄以内的仔猪,该病往往无任何先驱症状,突然发病死亡,以排出红色带血的稀粪,全身实质器官及消化道出血、小肠节段坏死为特征。
根据猪病的轻、重、缓、急,我们有一个精辟的论述:“治病必治其本,急病治其标,缓病治其本”,最终做到“标本兼治”。
仔猪脐带炎是仔猪出生时,在断脐过程中感染而致,断脐时留脐带过长,在脐带未干以前,相互间咬、踩,加之圈舍内卫生条件差等原因均可诱发仔猪脐带炎。
可以用较粗型号的针头抽取新鲜鸡蛋清5-10ml,分别在猪屁股两边肌肉注射,隔1天1次,连用7-10次,一般5次过后,僵猪症状会明显改善,直至脱僵。
磺胺药物以其抗菌谱广、使用方便、性质稳定、价格低廉,在猪病临床上广泛应用。但是,使用不当可能导致过敏反应、引起血红蛋白尿、贫血等不良反应。若用药剂量过大,或连续使用超过7天,很可能造成猪中毒。
治疗猪病常规手段一般有两种,其一是喂药治疗,其二是注射(打针)治疗。许多养殖户错误地认为注射治疗的方法效果更好,但其实喂药更应该当做是常规手段。特别是以下几种情况,喂药治疗的方案比注射治疗的方案反而效果更好。
热榜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