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吉动物营养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技术 > 猪病防治 > 内容

猪霉菌毒素中毒:看似平常,实则暗藏致命危机,防治秘籍在此!

猪业畅谈 2025-07-04

阅读()

在规模猪场管理中,霉菌毒素中毒是一个常见且危害严重的问题。霉菌毒素是谷物或饲料中某些霉菌生长产生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饲料原料中,并在谷物田间生长、收获、饲料加工、仓储及运输过程中不断产生。

在规模猪场管理中,霉菌毒素中毒是一个常见且危害严重的问题。霉菌毒素是谷物或饲料中某些霉菌生长产生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饲料原料中,并在谷物田间生长、收获、饲料加工、仓储及运输过程中不断产生。对猪群伤害较大的霉菌毒素包括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呕吐毒素、伏马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等。

 

生猪

 

一、黄曲霉毒素中毒

 

发病症状:

 

黄曲霉毒素主要对猪的肝脏、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毒害作用。中毒后,猪只表现精神沉郁、食欲降低或不吃食、后躯软弱、走路摇晃,黏膜黄染,体温正常但粪便干燥。急性病例可在运动中突然死亡或发病后两天内死亡,而慢性中毒则表现为精神委顿、运步僵硬、消瘦、肚腹蜷缩,病程较长。

 

生猪

 

病理变化:

 

中毒死亡的猪皮肤变化不明显,但胸腹腔脏器,特别是肠管有出血性变化,大网膜、肠系膜黄染,胃底部黏膜弥漫性出血。慢性中毒猪的肝脏肿大,表面有灰白色区域,肺脏出血,心内膜有出血斑。

 

二、赭曲霉毒素中毒

 

发病症状:

 

赫曲霉毒素主要引起猪的肾脏损害,表现为猪只饮水量突然增多,频繁排尿,严重时出现血尿。此外,还可能伴有食欲减退、呕吐、腹泻等症状。

 

病理变化:

 

中毒猪的肾脏明显肿大,颜色苍白或花斑状,质地变硬,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长期摄入受赫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还会引起慢性肾损伤,影响猪的生长性能和繁殖能力。

 

生猪

 

三、呕吐毒素中毒

 

发病症状:

 

呕吐毒素中毒主要表现为厌食、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猪只对呕吐毒素极为敏感,中毒后常出现站立不稳、反应迟钝、食欲下降等现象。

 

病理变化:

 

中毒猪的胃肠道黏膜充血、水肿,肝脏和肾脏也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呕吐毒素还可引起动物的免疫抑制,降低机体抵抗力,诱发其他疾病。

 

四、伏马毒素中毒

 

发病症状:

 

伏马毒素中毒症状相对复杂,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损害和肝脏损伤。猪只可能出现运动失调、瘫痪、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甚至死亡。

 

生猪

 

病理变化:

 

中毒猪的肝脏和神经系统出现明显的病理变化,如肝细胞变性、坏死,脑组织水肿等。此外,伏马毒素还可能引起免疫抑制,增加猪只对其他疾病的易感性。

 

五、玉米赤霉烯酮中毒

 

发病症状:

 

玉米赤霉烯酮具有类雌激素作用,中毒后母猪常出现外阴红肿、假发情、屡配不孕、无规律返情等症状。公猪则表现为性欲降低、睾丸萎缩等。此外,中毒猪还可能出现直肠脱、阴道脱等现象。

 

病理变化:

 

中毒猪的生殖器官发生明显病变,如子宫壁肌层高度增厚、子宫角增大和子宫内膜发炎等。公猪则表现为睾丸萎缩。

 

六、保肝的作用

 

霉菌毒素中毒往往导致猪只肝脏功能受损,进而引起全身性病理变化。因此,保肝在解决霉菌毒素中毒中具有重要作用。

 

保肝措施:

 

1. 使用保肝产品:如龙昌胆汁酸,可以促进霉菌毒素在体内的降解或排泄,减轻肝脏负担。

 

2. 营养支持:提供充足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增强肝脏的解毒能力。

 

3. 环境管理: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持饲料和环境的干燥清洁,减少霉菌滋生。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