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吉动物营养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技术 > 猪病防治 > 内容

这类蓝耳毒株感染比例高达94%,送你3个防控方案!

PSY应用研究院 2022-01-25

阅读()

在高致病蓝耳感染的情况下,市场上没有有效的商品疫苗,经典毒株基础免疫保护率目前是最高的,其次进行灭活苗强化免疫,完成后进行驯化。

国内猪场蓝耳流行趋势                 

 

综合嘉云检测和华中农大实验室对国内猪场检测样本测序结果分析,2021年国内蓝耳流行趋势是以NADC30和类NADC30高致病蓝耳毒株为主,感染比例高达94%以上。

 

随着猪场感染蓝耳毒株的变化,猪场首次感染(NADC30)高致病毒株,临床症状主要分为2点:

 

第一,母猪繁殖性能下降,母猪出现后期(怀孕85天以后)大范围的流产同时母猪产房高比例(>5%)死胎。

 

第二,保育和育肥猪呼吸道症状。

 

猪场若出现了以上2种情况的任何一种情况,我们都需要引起重视并且启动管控方案。那么笔者结合市场服务经验,总结了以下3个防控手段,希望能给予帮助!

 

一、疫苗免疫

 

在高致病蓝耳感染的情况下,市场上没有有效的商品疫苗,经典毒株基础免疫保护率目前是最高的,其次进行灭活苗强化免疫,完成后进行驯化。

 

图片

图1:不同阶段的疫苗免疫

 

二、用药物保健控制

 

图片

图2:药物保健方案

 

三、生物安全和驯化

 

1、生物安全要求

 

人员:

 

引种后的前2周,分组人员错峰上下班,分批洗澡。进出猪舍要跟换水鞋,每天更换衣服。人员不窜舍,工具、物品不窜舍使用。

 

消毒:

 

栋舍过道每天消毒两次,栋舍门前摆放脚踏盆,水鞋底在消毒前保证不沾染污物。水鞋消毒至少10秒钟。

 

2、病原、抗体监测

 

引种后的猪群从7天起,采集唾液检测蓝耳病毒散毒情况,之后每隔15天采集猪群唾液检测蓝耳病毒散毒情况。每批猪在群体免疫后的15天,每批猪采集15-20份,检测猪瘟抗体、蓝耳抗体、伪狂疫苗抗体和伪狂野毒抗体,不合格的免疫要进行补免。

 

3、粪便驯化

 

引种后20-25天猪群稳定后,采集不同来源猪群的粪便进行相互交叉饲喂,饲喂一周结束,仔细观察猪群临床状况,有发烧、不采食、精神状态萎靡,拉稀等的猪进行记录,针对性采取治疗。

 

4、混群驯化

 

引种35~40天后,将不同引种来源的猪群,进行混群驯化,相互间日龄相差不大的猪群可以分别混群饲喂。

 

方案一:小群体混群,每个栏舍至少放置5-10头混群。方案二:大批量相似日龄进行相互混群。

 

混群的具体方案要由场长和兽医共同制定由上级确认执行。混群后观察猪群临床状况,对发烧、发烧、不采食、精神状态萎靡,拉稀等的猪进行记录,针对性采取治疗。当有问题猪在3%-5%时,及时上报并对该栋舍猪群进行全群加药预防和治疗。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