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
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是由圆环病毒2型感染所致的一种病毒病,该病已成为危害养猪生产的主要疫病之一。
该病多发生于5-12周龄的仔猪,一般于断奶后1周内发病,发病率20% - 50%不等。急性发病猪群最初死亡率在10%左右,由于继发细菌或其他病毒感染,死亡率会大大提高,可高达30%以上。
临床症状
最常见的是猪只渐进性消瘦和生长迟缓,由于肌肉部分的消耗,患猪的背脊变成显著的尖突状;患猪头部、耳部与其变瘦且苍白的躯体显得不成比例; 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多数猪体温达40度左右。
发病后期患猪由于皮炎,皮肤表面出现浅表,圆形、灰红色坏死灶;部分猪的皮肤上可见白色,圆形疱疹,在病灶处横切,坏死灶达真皮层。此外还可见的症状有呼吸困难、咳嗽.消化不良,腹泻、贫血和黄疸。
剖检病理变化
病死猪最常见的剖检变化是全身淋巴结、特别是腹股沟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肺门淋巴结、颌下淋巴结等肿大,发病初期多为水肿、切面灰白、多汁质地均匀的外观,后期切面出血,肺灰白或灰黄,柔软似橡皮、表面皱缩或斑驳状病毒性肺炎变化,胃变小,肠道纤细,胃黏膜可见溃疡灶,肠壁变薄。
该病与蓝耳病、皮炎肾病综合征经常共同存在,互相促进。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都可成为圆环病毒致病的帮凶。因此,剖检时常见到胆囊胀大,胆汁浓,胆囊黏膜上有圆形的或颗粒样坏死灶;肾表面密布点状出血,肾髓质出血,结缔组织增生,肾盂水肿;心包炎,心肌柔软,出血、坏死等病变。
二、猪皮炎及肾病综合征
猪皮炎及肾病综合征也是由圆环病毒2型引起的,通常发生于8 ~ 18周龄的猪只。
临床症状
皮炎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症状之一也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在臀部、四肢乃至全身皮肤上首先出现稀少的、边缘紫色、中间白色的圆形病灶,随之这种病灶扩大、增多、变密,呈群集状,圆形病灶中央点状出血、坏死、呈紫黑色,边缘-圈紫色加深、中间紫黑点和边缘紫色圈之间为红色,最后皮肤上布满纽扣状坏死,最严重者四肢皮肤红紫、肿胀、溃疡。
急性皮炎肾病综合征患猪皮炎病灶快速地向全身发展,四肢、腹下。头部直至全身皮肤水肿、发炎、出血,最后成为紫斑猪:患猪食欲废绝,体温升高。发病猪通常会在2- 3天内死亡。皮炎肾病综合征患猪,由于肾病常见尿中不同程度地带血为患猪正在排血尿。
剖检变化
患猪见膀胱内积有大量血尿,但膀胱无病变,说明血液来自肾脏。
病死猪皮下水肿、出血、冻胶样变。坏死,淋巴普遍肿大、切面出血;肾脂肪囊密布纤维素,蜘蛛网状粘连, 肾表面隆突不平。出血、坏死,肾肿大、湿润、渗出性肾小球性肾炎,肾盂内积有血尿,肾衰竭,肾坏死,肾皮质和髓质结缔组织增生、肌化。
三、防控措施
及早发现和有效的隔离,尽可能控制此病的横向传播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加强饲养管理和兽医防疫卫生措施的情况下,采用病毒疫苗免疫预防。全进全出,严格执行生物安全措施,实行封闭性管理,谢绝参观,外进货物和车辆要消毒,防止疫病传人,控制并发和继发感染。猪场一旦感染,控制和净化消灭是很困难的,发现可疑病猪应及时隔离,并加强消毒,切断传播途径,杜绝疫情传播。目前主要采取控制继发感染,减少猪只死亡,降低经济损失的控制策略。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