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疫情原因和保障参会嘉宾生命健康安全,原定3月18至20日于泰州碧桂园凤凰温泉酒店举行的第十三届中国无抗养殖高峰论坛,现延期为4月8日至10日。其它一切不变!敬希谅解包容。联系电话0551-65157287 18055126682 17368833096 13567005968
中国无抗养殖新技术交流培训高峰论坛组委会/中国无抗养殖联盟平台
2022年3月7日
2022第十三届中国无抗养殖高峰论坛 最新日程(含交通攻略)
主题
健康高效产学研对接合作促发展
时间
2022年4月8-10日
地点
泰州碧桂园凤凰温泉酒店(五星级)(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泰渔路888号)
媒体支持
猪场动力网 农牧前沿 猪好多网 中国种猪交流网 新畜牧网
主办
中国无抗养殖新技术交流高峰论坛组委会
中国无抗养殖联盟平台
合肥农牧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独家冠名协办
征泰集团
友情支持
浙江省畜牧产业协会
安徽省饲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华东六省一市相关养殖业协会
技术指导
无抗养殖联盟平台专家团
友情协办
江苏征泰饲料有限公司、浙江征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赞助单位
上海征泰集团、扬翔股份有限公司、福建银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安徽乐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青岛得八兄弟机械有限公司
具体日程安排
8日报到 13:00-晚餐18:00-19:00
9日上午主持人:陈安国 翁小荣,下午主持人:吴登堃 贺学奇
10日主持人:秘书处、翁小荣、汤成光
9日开幕篇
08:20-8:30介绍嘉宾
08:30-08:38领导讲话
08:38-08:45征泰集团副总裁、江苏征泰总经理孙美华女士致词
08:45-08:50组委会致欢迎词
08:50-08:55嘉宾致词:高远飞先生,扬翔股份党委书记、副总裁
08:55-09:00嘉宾致词:现场推荐
技术交流篇
09:00-09:30闻爱友教授《与非瘟共存养好一头母猪的思考与实践》
09:30-10:30征泰集团技术总裁金伟《营养免疫 缓解应激 助力养殖无抗》
10:30-11:00 福建银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钟宏炜《新场兽防体系的建设和思考》
11:00-11:10防非瘟专家圆桌暨养好一头猪专题 陈安国、任晓明、吴登堃、闻爱友、孙宝莹,等
11:10-11:20台山跃鸿水产养殖服务董事长麻锦新:我的亩产1500斤白对虾养殖目标是如何实现的
11:20-11:30 联盟平台2022工作总结报告和2022计划
11:30-12:00 李帅:如何建设节约型猪场
12:00-12:20:(合影) 12:20-13:20午餐
经验交流篇
13:10-13:30媒体互动专访
13:30-13:40徐能浩:我们是如何实现无抗养殖产学研友善合作并产生效益的案例分享
13:40-13:50河北新乐旺福养殖场总经理薛军训:我在无抗养猪中的探索与成功经验分享
13:50-14:00江西省富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肖娥妹:我的构树养猪路
14:00-14:30 吴东研究员《猪禽营养与健康养殖新模式案例分享》
14:30-15:00江苏畜牧兽医学院院长朱善元:《校企联合培养现代农牧人才》
15:00-15:30蔡元峰:真菌类产品在养猪实践中的应用方案体会
15:30-15:50张丹俊研究员:非洲猪瘟防控的实践与思考
15:50-16:20专题
主题讲课篇
16:20-17:00任晓明教授:《生物安全预警系统与重要猪病防控》
主题演讲篇
17:00-17:30陈安国教授:《关于全面实施无抗养殖和提升合作共赢效益的几点建议》
17:30-17:50专家圆桌教授答疑;陈安国、吴登堃、张丹俊、闻爱友、任晓明、冯杰、孙美华,等 产学研合作项目介绍;合作签字仪式。
17:50-18:20媒体专访
晚宴晚会篇
19:00-晚宴晚会,晚宴讲话:征泰集团副总裁、市场总监黄时斌先生,光明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顾爱民先生‘现场推荐。宣布各项先进名单,表彰专家团部分专家,评选表彰健康养殖十大最具影响力企业,评定2022年度无抗养殖产学研友善合作示范先进企业。
10日 参观篇
参观江苏征泰和市区游览。
温馨提示:一、10日早上全部退房。二、如遇特殊原因部分内容和安排会有局部调整。三、全体参会嘉宾请及时关注国内新冠疫情动态,按照规定做好防疫措施,戴口罩、勤洗手、保持交流距离,安全参会、健康参会、文明参会。
酒店交通路线
地址: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泰渔路888号泰州碧桂园凤凰温泉酒店
泰州市火车站-碧桂园凤凰温泉酒店打车10-15元,公交车路线:坐168路、116路、104路转38路、810路
扬泰机场-碧桂园凤凰温泉酒店打车60-80元 公交车路线:坐扬泰机场姜堰线转809路转901路转33路
泰州汽车南站-碧桂园温泉酒店打车40-50元,公交车路线:坐10路、 20路转1 68路转3路
自驾交通指引
上海、苏州、无锡至碧桂园温泉 上海、苏州、无锡出发—G2京沪高速,广陵枢纽-S29盐靖高速,桥头枢纽—S28启扬高速—泰州北出口
南京至碧桂园温泉 南京出发—G42高速(上海方向)—G4011高速(扬州方向)—S28高速(启东方向)—泰州北出口
常州至碧桂园温泉 常州出发—G42高速(上海方向)—S38高速(常熟方向)—G2高速(北京方向)—S29高速(盐城方向)—S28高速(扬州方向)—泰州北出口
镇江至碧桂园温泉 镇江西出发—G4011高速(扬州方向)—S28高速(启东方向)—泰州北出口
南通至碧桂园温泉 南通北出发—G40高速(上海方向)—G15高速(沈阳方向)—S28高速(启东方向)—泰州北出口
盐城至碧桂园温泉 盐城西出发——S29高速(靖江方向)—S28高速(扬州方向)—泰州北出口
扬州至碧桂园温泉 扬州北出发—S28高速(扬州方向)—泰州北出口
市区至碧桂园温泉 21路公交车直达
组委会联系热线18055126682/17368833096/13567005968微信同号
中国无抗养殖新技术交流培训高峰论坛组委会
2022年3月7日
部分专家风采介绍
陈安国
陈安国教授,农学硕士、工学博士,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动物营养学教授,曾任动物科技系主任(1999.12-2014.12),浙江大学畜禽(动物)养殖与环境工程研究所所长(2006.02-2018.06)。自1982 年1 月大学毕业留校任教至今,近40 年来一直从事猪与禽的营养与饲养、饲料资源及饲料添加剂开发、环境营养学等领域的教学及科研工作。现为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畜牧工程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理事、养猪学分会理事、浙江省畜牧产业协会秘书长、浙江省养猪行业协会常务理事、浙江省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团队科技特派员首席专家等。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省部及地方重大横向委托等课题30 多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 项,其中二等奖以上5 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8 项;发表研究论文200 多篇,主编教材1 部,参编专著3 部。已培养研究生60 多名。
近年来,在动物营养与环境的互作关系,养殖设备设施和环境因子对动物营养需要、生产性能及粪污排放的影响,日粮营养平衡与微生态制剂对动物机体内环境及养殖环境的影响,以及动物规模养殖的环境控制与环保型饲料产品的创制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在无抗或替抗等环保型和安全型饲料添加剂和配合饲料产品的开发方面已有不少硕果,并在“规模猪场自动干清粪工艺及设备的研究与示范”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相关链接 桃李芬芳 下自成蹊 ----记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陈安国教授(修订版)
任晓明
任晓明,北京农学院教授,博导,留学归国博士,北京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现任北京农学院研究生教学督导,九三学社北京农林委员会委员,北京农业标准评审专家,中国猪业高层交流论坛荣誉会长。原创建立了猪病临床症状分类及快速诊断体系,并在全国各类养猪及猪病防控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临床快速诊疗猪病方面实效显著,出版了专著。在总结近40年猪病防控实践经验及教训基础上,率先将系统科学理论和系统工程原理引入养猪及猪病防控领域,尤其在建立和应用匹配性生物安全关联要素体系上发挥了示范和引领作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近200篇,出版专著15部,获得各种奖励多项。
朱善元
朱善元,男,博士,二级教授、中共党员,1967年7月生,现为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院长,兼任江苏省兽用生物制药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高校协同创新(工程技术)中心主任,主持研制了1个国家二类新兽药和2个三类新兽药并取得新兽药证书,申请发明专利9项,其中2项已获授权,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类一等奖1项、省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二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多项研究内容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先后被评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省“333”工程高层次人才第二层次培养对象、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
闻爱友
闻爱友,教授,博士。现任安徽科技学院动物科学系副主任兼动物营养与饲料教研室主任,安徽省生猪产业体系岗位专家、生猪标准化生产与信息管理研究室主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学分会理事和安徽畜牧兽医学会会员,安徽省畜禽品种评审委员会成员和安徽省生态养猪专家。主要从事动物营养与生产方面的教学研究工作,1999年被评为院级“优秀教师”,2001年被遴选为院中青年骨干教师,现为动物科学专业(省级卓越农艺师教育培养计划、省级特色专业、校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及校级动物生产学教学团队骨干成员。主要从事《猪生产学》、《畜牧业经营管理》和《动物生产学课程实习》等的教学和指导工作,参与指导青年教师3名,为校级“双能型”教师。骨干参与的省级项目“动物科学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研究”分别获得校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和省教学成果奖三等奖各1次,参与的“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和整体化研究与实践”获校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次。主持校级教研项目1项,参加教育厅教研项目4项和校级教研项目2项,发表教研论文多篇。科研实践发方面,对我省集约化、规模化养猪生产的现状,以及猪场的规划设计、畜禽营养和饲养管理等内容的理论知识掌握全面,实践生产技术操作熟练。曾主持国家“863”项目的子课题1项,主持省教育厅 “日粮中添加叶酸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日粮中镁对肉猪生产性能及胴体品质的影响”、“猪场安全生产及早期断乳关键技术研究”等科研课题3项,参加省院级科研课题7项,获省级科研成果2项,省农牧厅科技进步三等奖及蚌埠市科技进步奖各1项,在国家级和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科研学术论文30余篇。
吴东
吴东,男,研究员,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营养与饲料研究室主任,研究领域为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畜禽健康养殖。是中国畜牧兽医学会高级会员,安徽省畜牧兽医学会理事,安徽省饲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安徽省家禽产业技术体系禽营养与安全研究室岗位专家,安徽省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省级专家。主持安徽省科技攻关面上项目2项(“生猪无抗生素生态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安全环保型猪粪臭气控制菌剂的研制与产业化”)、合肥市科技计划项目2项、安徽省农科院科技创新团队(饲料安全与非常规资源开发利用团队)和院成果推广项目各1项;获得农业部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1项(“安徽地方母鸡营养调控及专用饲料生产”),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高效种猪培育及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三等奖1项(“肉鹅集约化饲养关键技术研究”)和安徽省农村科技三等奖1项(“猪禽系列预混料配方技术研究”),国家授权发明专利4个,制定安徽省地方标准10项(主持2项,参与8项),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张丹俊
张丹俊,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首批执业兽医师,从事兽医科研和临床诊疗工作近40年,主持、参加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参编科技书籍4部,主持或参与制定安徽省地方标准16项,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奖5项,省级鉴定成果6项,参与研发的鸭肝炎A66活疫苗获得国家二类新兽药证书,在畜禽疫病防控和种鸡禽白血病净化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现任安徽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畜禽疫病研究中心主任,安徽省畜牧兽医学会常务理事,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合肥综合试验站站长,农业农村部动物疫病净化评估专家,安徽省动物疫病净化省级专家库专家,安徽省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专家组成员,安徽省首家资质认定兽医临床诊断中心主任。
吴登堃
吴登堃:江西农业大学教授级高级实验师,执业兽医师,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江西省动物繁产专家。1986年7月参加工作,主要从事动物繁殖与育种科研工作。主授《动物繁殖学》和《兽医产科学》二门课的教学实验与实习以及指导本科生毕业实习与论文设计。前十年服务养牛,1996年后一直服务于养猪。亲身养牛5年 ,养猪3年 ( XX 院士科研猪场第一任场长 )。特别是牛、猪人工授精繁殖技术 ( 经本人亲手建站并进行技术指导培训达20来个猪场 )、猪场日常管理和疾病预防控制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江西猪Al奠基者。前前后后参与送科技下乡扶贫累计达十二年。举办科技讲座几百余场,直接参与培训人员达几万余人,为江西省 ( 我国 ) 养殖业 ( 场、户 ) 培养了大量实用技术人才。江西日报、星子电视台、九江电视台、江西电视台、赣州电视台和大余电视台先后作了报道。现为江西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家服务团成员、江西省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客座教授、江西人民广播电台985致富金桥节目特邀嘉宾、青岛花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顾问。2008年被中国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2012年被江西省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授予最受农民欢迎的专家。作为技术骨干,先后参与省级及省级以上课题10项。参编《肉牛生产技术》等1部科技著作;先后发表学术论文37篇 ( 其中第一作者14篇,在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3篇 )。
孙宝莹
孙宝莹,女,2003年12月获吉林大学预防兽医学硕士学位。现任锦州医科大学附属动物医院副院长,主要负责诊疗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动物及人兽共患疫病防治。曾发表省级以上学术论文共6篇。主编《新鸡病诊断与防治》,《猪疑难病鉴别诊断与防治》,《怎样经营好家庭鸡场》三部。
李卫芬
李卫芬,教授,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微生态分会常务理事,浙江省151第二层次人才。主要从事益生菌与动物健康养殖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课题、国家支撑项目子课题、浙江省科技厅等项目20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浙江省科技科进步二等奖4项,国家发明专利11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 80篇。经多年研究,在益生菌等生物饲料添加剂研制及其应用方面取得了一些较好的研究成果。
冯杰
冯杰,教授,博导,浙江大学饲料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浙江省杰青、浙江省151人才一层次。主要研究方向:微量元素营养、新型饲料添加剂与动物生长调控。主持和参加了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作为主要成员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90篇,参编专著5部。
组委会联系热线
17368833096/18055126682/13567005968微信同号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