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之一:颗粒饲料加水和
现在市场中充斥着颗粒饲料和粉料等多种配方饲料。而部分猪农只知道这些配方饲料养猪不错,但不知道科学饲喂方法,就把这两种饲料用同样的方法饲喂。
将颗粒饲料加水搅拌成粥状,会使营养成分遭到破坏,营养价值下降。正确的方法是:将颗粒饲料喂猪,然后再给猪饮水。这样,才能让饲料完全发挥营养作用。
误区之二:阉割、防疫一起进行
现在养母猪的猪农重视防疫,但忽视了科学方法。一是为省事,给仔猪阉割时,接着又打防疫针;二是母猪怀孕时打防疫针。其实这样做容易让仔猪阔割的伤口愈合困难,而且防疫效果也受到了影响。
另一方面母猪怀孕后对外界刺激本来就敏感,进行防疫又是强刺激,打防疫针就很容易引起流产或死胎。所以在母猪怀孕后最好别打防疫针,而仔猪可以在阉割后10天—15天再打。
误区之三:治病只用安乃近
看到猪不吃食,全身开始发热,许多猪农就开始注射大剂量的安乃近。一位降低体温,猪病就能好。其实猪病和人病的病理相同,早患病后很容易发生炎症,导致发热。
虽然用安乃近能很快减轻发热症状,但安乃近的副作用大,会引起猪过敏性休克,体温出现急剧下降,最后衰竭而死。在确定病症后,可以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适当配合一些解热药,这样既治标,又治本,消炎解热可以同步进行。
误区之四:怀孕母猪患病不诊治
有些猪农觉得:母猪如果在怀孕时患病,此时打针会对仔猪胎儿不好,其实这是错的,因为像四环素、氯霉素、阿司匹林、链霉素都是采用静脉注射,在不通过肝脏情况下进入胎体,毒性较大,但若改为口服,药物在经过肝脏解毒后,就会变得安全。所以,母猪怀孕后生病时,要及时诊治。
误区之五:饲料营养不全面
有的猪农是有什么喂什么,猪吃饱就行。从来不讲究饲料的精细,和猪不同生长阶段时所需的营养和日食量。这样,饲料利用率不但降低,成本还会增加,猪长得慢,出栏时间也会延长。
养猪就要了解猪不同生长阶段所需的营养,将饼粕、鱼粉、骨粉、玉米、维生素、添加剂等,按比例混合均匀,这样营养均衡的饲料猪才能增重快、出栏早、饲养成本更低。
误区之六:生料熟喂浪费多
生料熟喂,不但破坏了饲料中所含的营养成分,降低营养价值;还浪费人工,耗燃料,增加开支;虽然喂熟食,在用水稀释后喂,看起来猪能吃的更多,实际上吃的水分。
如果猪摄入过量水分,会影响消化吸收,加重肾脏的负担。所以,应喂湿拌料,将饲料以手握成团、落地即散最好。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