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云盖山农牧专业合作社是代养转自繁自养的代表,曾经因为缺乏经验和专业的技术,猪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难点和问题,猪场效益也一直不理想。直到去年12月与特驱合作开始,这种情况才得到了改善,专业的技术服务让该合作社选择并认定了特驱。通过南充特驱公司技术服务老师的帮扶,云盖山农牧专业合作社已经走上了规范化、标准化、批次化的生产管理道路。
现在,云盖山农牧专业合作社猪场外区域有前置出猪台、前置消毒点和独立厨房;场内有场区消毒点、物资消毒通道、生活区洗澡间、生产区洗澡间、育肥舍、保育舍、妊娠舍、分娩舍等;主要设备有54号风机、换气扇、地风机、水帘和地暖等,各项设备设施完善,生物安全防控到位。当时存栏猪只有怀孕母猪30头、哺乳母猪54头、空怀13头、240斤以上育肥猪120头、110斤育肥500头、160斤育肥160头、保育阶段100头、乳猪600头左右、后备猪60左右。
帮扶前猪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生物安全方面
1.卫可消毒液配比不清楚、消毒时长不足、物资消毒不彻底;
2.饲料运输车一次消毒后就进场打料,前置消毒点未使用;
3.场外厨师未经洗消就直接进入场内生活区;
4.场内工作人员未遵循消毒通道单向流通原则,一双鞋子走遍全场,包括出生产区埋胎衣死猪等;
5.给猪只饲喂快过期的老酸奶。
2生产操作方面
1.猪场栏位设计也不合理,产床和限位栏放置在育肥大栏内,圈舍通风差,产床不足,母猪在大栏内分娩,哺乳效果差,易压死;哺乳仔猪和保育猪又仅有一墙之隔,存在交叉感染风险;
2.育肥舍温度设定为26度,空气质量差,存在呛咳,圈舍湿度大;风机和地风机同时运行时栋舍内温度波动大;
3.母猪产后不打消炎针,只群体拌料保健;
4.疫苗取用与需求的量不匹配,存在浪费现象;
5.转群换料不进行过渡,不添加多维等;
6.员工对母猪的奶头数不清楚,存在出生仔猪数比奶头数多但没及时寄养的情况。
特驱技术服务老师解决方案:
一生物安全方面
1.卫可消毒液配比1:200(1公斤卫可消毒液兑200公斤水),卫可消毒液每次配置时使用量杯准确量取;
2.拆除外包装到最小单位,能浸泡的浸泡消毒,不能浸泡的雾化消毒,消毒时长在30分钟以上,电子设备用卫可水浸泡后的毛巾进行擦拭。
3.前置消毒点若未使用,场内则至少进行两次充分消毒,两次间隔时间20分钟。
4.场外厨师原则上不允许进入。如必须进入,则要洗澡换衣后方可进入。
5.严格执行单向流通,衣物不可交叉,进出换鞋。进场人员需将衣服脱掉后用卫可水浸泡消毒(包括鞋子)。
6.各区域各栋舍应严格区分,不能交叉。
二生产操作方面
1.尽可能全进全出,大猪关在栋舍两端,不同批次之间中间空一栏,弱猪或病猪剔除单独饲喂(关在中间栏位);
2.风机和地风机选择使用一种即可;
3.产后母猪炎症严重的需清宫,再肌注消炎药,在母猪开口吃料后再进行投药保健,避免浪费;
4.疫苗用多少拿多少,避免因为温度变化导致疫苗失效,每次使用前需回温,减少猪只应激;
5.必须在转群前开始饲喂电解多维减少应激,换料期间需要过渡,按照大猪三天,小猪五天原则。
6.每头母猪分娩时挤掉第一把奶,记录有效乳头数,不能按照有多少乳头就寄养多少猪,做到有效寄养。
除了解决猪场存在的基础问题外,针对猪场具体情况,南充特驱技术服务老师还为猪场量身制定了批次化生产管理方案,分析罗列需要淘汰的母猪,因为主动淘汰是规模场必不可少的一环,可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栏位利用率,减少非生产天数。
技术老师为猪场制定的批次化生产方案
淘汰母猪
注:以耳号06的母猪为例,其每天消耗10元左右的饲料,按照每个情期21天,再加上怀孕114天,哺乳25天,只是饲料大概就要消耗2650元,结果却只带来了一头仔猪。
为了帮助猪场人员有效识别和判断母猪发情,掌握人工受精的最佳时机,提高配种成功率,技术服务老师还对母猪发情的具体表现进行了总结和培训。
通过南充特驱技术服务老师提供的解决方案以及专业指导,让猪场整体情况大幅改善稳中向好,生物安全防控到位,有效阻断非瘟侵入,猪群整体健康度逐步提升,并降低了养殖成本,提高了养殖效益。云盖山农牧专业合作社在特驱的服务支持下,提高了猪场生产管理水平,让合作社老板非常满意,表示愿意和特驱长久合作下去。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