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养猪就是在传统养猪的基础上使用智能设备代替人工,将养猪工厂打造为无人工厂,从而促进养猪业从数量型向质量型、从粗放型向规模化、集约化和工厂化转变。
通过图像识别技术,每一头生猪都有自己的档案,包括品种、天龄、体重、进食情况、运动频次、轨迹、免疫情况等,这些数据可用于分析行为特征、料肉比等。
我们都知道在养猪场内的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氨气浓度、光照强度等环境因素对猪生长速度和发育情况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必须要系统地进行检测才能保证猪健康的生长。
实现“猪脸识别”的“眼睛”是放置在各处的摄像机,43台400万像素焦距摄像机固定在猪栏的各个角度,猪圈及猪体影像一目了然。
自动投料、恒温圈场、零污排放……走进万州裴家村的 “生态养猪场”
地宝土家族乡裴家村的 “生态养猪场”,这个养猪场建成投产后,我们不仅有规模化的种植业,也有规模化的养殖业了,全乡就可实现种养生态循环。
自非洲猪瘟爆发以来,疫情形势仍不容放松,为避免人和猪接触,目前如何解决猪场生产管理线上化成了一个问题。在此背景下,部分养殖户开始接触“智能猪场”管理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规模化、智能化养殖现在已经越来越受到养殖户的喜爱。养殖场内的环境,温度、湿度、光照等都由传统的人工监控调整的方式,发展成智能化、自动化。
随着国家对规模化养猪场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以智能化饲养设备、信息化管理及秉承生态环保健康理念为特点的现代化养猪企业正逐渐成为行业领导者。
通过智慧养殖系统,位于金塔县的永康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实现了猪多、病少、效益好三大目标。今年以来,这家企业已出栏各类猪只7467头,实现销售收入1741.38万元。
热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