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构树是近年来新开发的畜禽饲料,它因营养丰富,产量高,适应性强,国内栽培面积扩展迅速。通过发酵技术加工后的杂交构树在禽畜日粮中具有很高的饲用价值和发展潜力,因其较高蛋白质含量,是研究替代部分豆粕的原料之一。笔者现将杂交构树的特性、杂交构树发酵饲料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总结以供猪场参考。
1 杂交构树的特性
1.1 构树生长特点
构树易繁殖适应性强,南方和北方均能生长;耐干旱、耐贫瘠、耐盐碱,在7‰的高盐以及丘陵、河滩等干旱、瘠薄的土地上也可正常生长。构树产量相当可观,生长迅速,萌蘖能力强,一次种植能连续8~10年平茬收割;密植状态年亩产量大概在6 000 kg左右,每年采收鲜叶6~8次,抗病虫性强,是一种非常好的非粮食饲料资源。
1.2 应用于饲料的功效
根据生物饲料开发利用方面的专家研究发现:杂交构树蛋白质、钙、磷、及其他微量元素和氨基酸含量都较高,另外还含有类黄酮和功能性活性物质,作为一种高蛋白无抗饲料,可以提高动物免疫力,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构树产量高,营养价值高,可以替代部分豆粕,降低饲养成本,达到健康、生态、绿色养殖的目的。
1.3 营养成分
屠焰等研究显示构树含畜禽动物所必需的18种氨基酸和多种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综合营养成分超过豆类植物,杂交构树叶的粗蛋白质含量达到26.05%,钙的含量3.35%,铁为247.09 mg/kg;整株杂交构树的粗蛋白质含量约为20%。有研究报道,杂交构树钙磷比8:1,在畜禽饲料补钙方面利用性比较高。
1.4 构树的不足之处
1.4.1 粗纤维高
构树的粗纤维含量较高,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低,如果不进行熟化发酵的处理,单胃动物体内微生物处理困难,不仅起不到促生长的作用,还会降低消化率。
1.4.2 水分高
新鲜杂交构树含水量高,自身附着乳酸菌数量少,酵母、霉菌和好氧细菌数量多,霉菌毒素超标,贮存不好易酸臭、腐烂、发粘,营养损失大。
1.4.3 蛋白含量高
杂交构树蛋白含量高,轩敏感等报道杂交构树被誉为“全球第一个木本高蛋白饲用树种”。但蛋白质分子结构复杂,消化率低。
1.4.4 丹宁含量偏高
杂交构树丹宁含量偏高,味苦,适口性差,畜禽采食量低。
2 杂交构树发酵饲料的应用
为了有效合理的利用杂交构树资源,提高其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在饲喂时需要对杂交构树进行熟化,以降低纤维素和单宁的含量,提高适口性和消化率。杂交构树通过发酵后,纤维素和木质素得到降解,部分转化成单糖或寡糖;发酵中的乳酸菌,抑制了霉菌和酵母菌的生长;辅料的加入与调制形成的混合饲料降低了水分,并形成液态饲料,有利于接菌加酶促发酵。菌酶协同发酵,将大分子蛋白分解成易消化吸收的肽和氨基酸,同时,微生物发酵,破坏单宁结构,降低或消除其毒性,去除苦味。沈世华等研究显示,通过发酵,构树叶中的单宁含量降低,同时微生物会将构树叶中难以消化的大分子蛋白质、粗纤维、淀粉等分解为易于消化的短肽,氨基酸、单糖和双糖等小分子物质,有效降低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百分比,同时提升蛋白质等级,从而改善畜禽对杂交构树饲料的消化能力。周刚等研究表明杂交构树经过生物发酵处理,提高蛋白品质,降低抗营养因子,具有作为基础日粮中主要蛋白饲料原料的潜力。
2.1 杂交构树饲喂土猪应用技术
杂交构树饲喂土猪所采取的方式是将其先进性发酵,然后再添加其他饲料使用。具体杂交构树发酵技术如下。
2.1.1 材料准备
2.1.1.1 粗饲料发酵剂
包括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乳酸菌、解淀粉芽孢菌、酶制剂等。
2.1.1.2 构树枝叶
构树枝叶的收割长度1.5 m以内,用粉碎揉搓机打碎,粉碎长度约0.5 cm左右。
2.1.1.3 辅料
有玉米粉、麸皮、红糖。
2.1.2 制作
2.1.2.1 构树发酵饲料配比
构树发酵饲料配比为粉碎的杂交构树枝叶占66%,麸皮19%,玉米粉14%;红糖1%,发酵剂0.2%。
2.1.2.2 制作过程
发酵时先将发酵剂倒入20~25℃的水中完全溶解,加入红糖及适量玉米粉活化3 h以上,给微生物提供营养;然后将粉碎的杂交构树叶、麸皮、剩余玉米粉等混合均匀。搅拌均匀后加水至混合物用手挤压手指间不会出水为宜。如果购买的是干构树枝叶进行发酵时要适当多加水分。
2.1.2.3 密封
将混合好的饲料装入发酵袋(一般40~50 kg)或者密封的发酵坑中,装料时应尽量将空气挤出,产生厌氧环境。
2.1.2.4 发酵
在25~30℃条件下发酵20 d,夏季一般3~7 d,冬天会适当延长一些。发酵好的物料 pH在4.4以下,且有浓郁的酸香味就说明发酵成功,发酵好的饲料再混合到配合饲料中应用。
2.1.3 应用效果
为了研究构树发酵饲料在生长猪上的应用效果,课题组在天津市宝坻区某土猪养殖场进行了多次饲喂试验,具体饲料配方如表1和表2。
本试验,按照不同月龄,2~4月龄,5~6月龄,6月龄以上,构树发酵饲料添加剂量分别为5%、15%、20%比例,替代豆粕3%~6%,替代玉米3%~7%。
2.1.4 试验效果
豆粕组与构树发酵饲料组从4月龄土猪开始饲喂直到出栏的对比试验共240 d。饲喂构树发酵饲料组免疫力提高,得病较少,特别是肠道疾病。猪肉的品质和口感得到改善,饲喂总效果如表3。
从表3可以看出,构树发酵饲料组猪群的采食量明显提高,平均日采食量提高7.05%,平均日增重提高6.67%。
3 结果与讨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月龄土猪添加构树发酵饲料可显著提高日增重(P<0.05),这与华世旋等研究的邓诺黑猪育肥后期少量添加杂交构树能提高采食量,过量添加能降低料重比及日增重的结果一直。邓诺黑猪育肥后期日粮中添加7.5%、14.5%杂交构树,添加量7.5%时,平均日增重、日均采食量、干物质料肉比均高于对照组;添加量为14.5%时,平均日增重、日均采食量均低于对照组,干物质料肉比高于对照组。
3.1 提高适口性
构树发酵饲料有比较浓烈的酸香味,苏应玉等研究表明树中的抗营养因子单宁从1.69%降到了0.61%;王冶等研究粗蛋白含量增加35.7%,粗纤维含量降低15.3%,猪群的采食量明显提高。
3.2 提高生物安全性
发酵后的构树饲料含高浓度的有机酸、乳酸菌,能调控生猪的消化道微生态系统,降低大肠杆菌数量,促进乳酸菌定植和增殖。发酵饲料中微生物合成了丰富的维生素B12、泛酸、叶酸等B族维生素,及短链脂肪酸、促生长因子,以及某些酶类(如半乳糖苷酶等),这些都是动物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可改善饲料的消化率和营养价值,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
3.3 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构树发酵饲料的饲喂在猪体内形成有益的微生物环境,致病菌生长受到抑制,动物患病风险将大大降低。从而提高了生猪的抗病能力。
3.4 提高肉质
林萌萌等研究表明,日粮中添加3%的全株发酵杂交构树饲料替代豆粕可提高猪肉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并对蛋白质氨基酸组成改善具有积极影响,育肥猪背最长肌中总氨基酸含量提高了18.59%,必需氨基酸含量提高了19.30%,风味氨基酸含量提高了19.90%,有效提高猪肉风味品质和营养价值。王冶等研究显示构树发酵饲料饲喂猪,其猪肉相比普通饲料猪肉,胆固醇含量降低45%,钙含量提高48.1%,维生素B1、B2含量分别提高66.67%、75%,硒更是提高了153%,显著改进猪肉品质与风味。
3.5 实现豆粕的减量替代
蔡玉等研究表明构树叶与基础日粮配合后饲喂巴马香猪,有利于提高饲料报酬,证明构树叶能够部分替代全价饲料。适时收割的嫩枝叶粗蛋白含量达到14%~18%,经过发酵后粗蛋白含量达到23%~26%,比苜蓿要高。构树发酵后难以消化的蛋白质进行降解,变成小的肽链,易于动物吸收利用,是很高的蛋白质饲料,应用发酵构树饲喂生猪,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养猪户的养殖成本,尤其是在当下猪价不理想、豆粕原料紧张、饲料价格又偏高的情况下,可以替代部分豆粕和玉米。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