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邦诚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头条 > 内容

山东猪业调研:规模化占比 56%,龙头与家庭农场呈现两极格局!

农财宝典畜牧版 2022-10-04

阅读()

在我国畜牧业,山东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山东畜牧相关一二三产业达万亿规模,肉蛋奶年产量满足全国超 1/10 人口的消费需求。养猪业是山东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畜牧业总产值贡献超 30%。

在我国畜牧业,山东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山东畜牧相关一二三产业达万亿规模,肉蛋奶年产量满足全国超 1/10 人口的消费需求。

 

养猪业是山东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畜牧业总产值贡献超 30%。今年 7 月,《农财宝典》记者来到山东,探访山东猪业。

 

山东猪业调研:规模化占比 56%,龙头与家庭农场呈现两极格局!

 

1.全国前 50 强屠宰企业山东独占 12 强

 

山东是我国畜牧大省,政府公开数据显示,“十三五”以来,山东省肉蛋奶年产量稳定在 1500 万吨左右,占全国 10%,稳居首位。2021 年,山东省畜牧业总产值 2904.2 亿元。从往年数据来看,生猪产业贡献占比超 30%。根据官方统计数据,2021 年山东省生猪出栏量 4402 万头,排名全国第四。

 

2022 年上半年,山东生猪出栏总体增长,全省出栏生猪 2534.5 万头,同比增长 6.8%;猪肉产量 206.0 万吨,同比增长 6.2%。而上半年山东养猪业整体产能则呈现回调趋势,二季度末,生猪存栏 2745.1 万头,同比下降1.8%,其中,能繁母猪存栏 294.6 万头,同比下降 1.2%,相较一季度末增长 2.4%。

 

从产能分布来看,山东省生猪出栏量排名前五名的地区分别为临沂、潍坊、德州、菏泽、烟台。尽管民间传言非洲猪瘟之后养殖密集的潍坊和临沂受到重创,但目前仍然是此二市养殖量居多。

 

山东猪业调研:规模化占比 56%,龙头与家庭农场呈现两极格局!

 

山东同时还拥有全国最多的屠宰企业。据介绍,全国前 50 强屠宰企业山东独占 12 强。据统计,2020 年底,山东省共有畜禽屠宰企业 814 家,其中,生猪定点屠宰企业 319 家,生猪屠宰量2000 万头。

 

山东猪业调研:规模化占比 56%,龙头与家庭农场呈现两极格局!

 

山东规划到 2025 年年底,全省建设 100 家省级以上标准化畜禽屠宰企业,引导培育 100 家集养殖、屠宰、加工、冷链配送一体的健康肉供应链企业,生猪屠宰总量达到 3500 万头左右。鼓励龙头企业创新生猪产业链运作产销模式,推进生猪育种、饲养和屠宰加工纵向一体化发展。在生猪定点屠宰企业数量上以全国畜禽屠宰行业管理系统数量为基数,实施总量控制,上大压小,减量置换,提升质量。逐步形成以跨区域流通的现代化屠宰加工一体化企业为主体,以供应本地市场为补充的梯次配置、布局合理、数量适当的产业布局。

 

2.规模化占比 56%,龙头与家庭农场两极格局

 

根据山东畜牧业协会数据,山东养猪规模化程度较全国平均值的 60% 略低,规模以上猪场占比在 56% 左右。在这些规模化猪场出栏量中,龙头企业 占 据 约 60%-70%, 家 庭 农 场 则 占30%-40%。在养殖结构上,山东生猪产业形成龙头企业与家庭农场两极格局,上千头母猪左右中型规模猪场或养殖企业数量则相对较少。

 

山东猪业调研:规模化占比 56%,龙头与家庭农场呈现两极格局!

 

非洲猪瘟传入之后,各大养殖集团如牧原、温氏、正邦、汉世伟、傲农等争相来到山东布局,本地龙头企业如新希望六和、环山、金锣等也加紧扩大投资。德州、菏泽、滨州、东营等地均受到大型养殖企业青睐,集中化程度迅速提高。

 

据悉,在非瘟前山东 20 家龙头企业能繁母猪总量仅有 40 余万头,而非瘟后这些企业能繁母猪总量最高可达105 万头,翻了 1.5 倍多。各大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在山东采取了不同的扩张措施,部分采取自建猪场如温氏等,部分采取租赁方式如双胞胎等。

 

但随着猪价下行、疫情反复,企业资金压力变大,大型集团企业或退出或收缩。在 2021 年低谷期后,养猪投资热度骤减,一些企业在山东的自建场空置或出清,未来可能寻机重新恢复产能,但另一些租赁场的或许较难再重新进入。也有部分企业完全退出养猪业,对外出售自建猪场,如金锣等。根据山东省畜牧业协会统计,2022 年二季度末山东前20 龙头企业能繁母猪存栏总量降至 85万头左右,约占全省总量 30%。

 

山东省畜牧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侯明权认为,地方保供给并不能完全依赖龙头企业,从政府角度来看,产能保持稳定更重要。在山东省畜牧兽医局发布的 2022 年畜牧兽医工作要点中,明确全力稳定生猪基础产能。其中提出严格落实《山东省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建立国家、省、市三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实行动态管理。确保完成全省能繁母猪 256.5 万头以上、规模猪场 1.17 万家保有量任务。截至 2022 年一季度末,山东省确定了 1000 余家生猪产能调控基地,共保有能繁母猪 105万头。

 

为引导畜牧业不断想高质量发展,《山东畜牧业“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到 2025 年,全省肉蛋奶产量稳定在 1500 万 吨, 规 模 化 养 殖 比 重 达 到88%,科技贡献率达到 70%,畜产品精深加工率达到 4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稳定在 90% 以上。生猪坚持“稳定数量、提高质量、生态环保、提升品牌”的 发 展 思 路, 到 2025 年, 全 省 生 猪出栏量稳定在 4906.5 万头,猪肉产量421 万吨,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 60%。

 

3.猪价向好,受困非瘟养户补栏缓慢

 

2022 年二季度,猪价不断向好,根据政府统计数据,山东省生猪自繁自育(按育肥猪平均体重 110 公斤)盈亏成本线在 17.42 元 / 公斤,二季度末养殖收益在 403 元左右。而外购仔猪育肥盈亏成本线在 17.18 元 / 公斤,二季度末盈利约在 429 元。

 

在走访中,记者发现一些对行情有所预见的企业早在年初时低价购入仔猪育肥,因此已经从中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如山东城投锦琨农业有限公司在年初时购入仔猪,养至 120 公斤出栏成本最低时仅在 11.6 元 / 公斤,6 月份出栏时每公斤可盈利5元以上,每头猪盈利超600元。

 

但并不是所有养殖户都能看到猪价上涨的趋势进行策略性的补栏,或者说,更多的养殖户“心有余悸”。据当地上游企业业务人员和养猪从业人员介绍,山东近年来非洲猪瘟污染面大,养猪业对非洲猪瘟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民间认为2021 年非瘟造成产能损失在 40% 左右,常常出现补栏又损失又继续补栏循环往复状况,给养殖户造成较大资金压力。因此,山东总体养殖量一直没有出现剧增。

 

“一到冬天就开始清栏,然后预计后市猪价会不错又咬牙补栏,补栏之后发病又清栏。”某山东养猪业内人士说。在经历过几轮非瘟的洗礼后,很多当地的养猪户已经无力再东山再起了。锦琨农业董事长侯连杰也坦然表示,“实际上 1 月对北方来说疾病压力比较大,当时团队做买猪决策的时候还是比较纠结的,但是最终坚持了自己的判断。”

 

也有部分本地养殖户在近几个月猪价明显上涨来到盈亏线上之后才开始补栏,但侯明权告诉记者,“真正补栏的是生产成绩比较好的,或者猪价下降时把猪淘汰了,在整个低价期没怎么亏钱的。但更多的养殖户没有补栏的考量。”

 

德州平原县是典型的以中小型养殖场为代表的养殖大县。据介绍,2020 年之前这里有能繁母猪 5.5 万头,2021 年减少到 2.5 万头,而现在已不足 1 万头。

 

在山东,除了农户之外,中型本土养殖企业也较少计划大幅度的产能扩张,一般是自己滚动发展,其他的资本介入比较少。如泰安嘉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一直保有养殖量在 3300 头能繁母猪左右,总经理王友玉认为,养猪业拥有自己的节奏,只能从自身能力出发,专注做好经营。他也坦言,2019 年和 2020 年行情好的这两年,并不是没有想过扩大规模,但考虑到每个场在扩建的过程中可能会有疫病传播的风险,最后还是决定不扩大,“当时没想过规避市场的风险,主要是为了规避养殖的风险。”他说。(来源:农财宝典畜牧版9月刊  作者:王之娴)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