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在复工建设的渭南市重点项目牧原大荔十二场,工地上一片热火朝天,一期工程为年出栏10万头育肥场,投产后可满足9.2万人口用肉需求,为生猪产能恢复做好基础,受到农业农村部工作督查组的好评。这是大荔县畜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由云南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欧茶海,云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张文东,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研究员吴延功等组成的农业农村部督查组,在省市有关部门的陪同下,来大荔县调研畜牧业复工复产进展情况。
督察组先后来到来到渭滨阳光肉类有限公司检查生猪屠宰,大荔牧原洗消中心,县非洲猪瘟检测实验室,大荔牧原十二场建设现场,对畜牧业企业抓好疫情防控,全面复工复产,抓养殖,促发展和各类制度建设,动物防疫体系,养殖污染治理,推进资源化利用,构建现代化流通体系等进行了详细了解,为发展畜牧业,提升良种繁育、防疫技术、设施装备等提供可靠基础。
据了解,大荔县抓恢复畜牧业生产,紧紧围绕畜牧产业转型发展提升的目标,强化措施,务实创新,狠抓畜牧业绿色健康发展和畜产品质量安全,发挥示范带动,结合绿色示范县创建工作,近年来,先后对112余家养殖企业进行畜禽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设施改造升级,为128个规模化养殖场及粪污处理中心建设了资源化利用设施,在每个镇建成3-5个粪污处理设施齐全的示范养殖场,辐射带动了区域粪污治理工作顺利开展,推动畜牧业加快恢复,更好地发展。截至目前,全县306家畜牧业养殖已全面复工复产。
副县长张红林,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张国华,县畜牧发展中心主任张建军参加了督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