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畜牧业的迅速发展和人们对动物性食品需求的日益增长,养殖业对饲料原料的需求也持续上升。传统的饲料原料,如豆粕,由于其富含优质蛋白质,一直是养殖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豆粕的生产成本较高,并且对其过度依赖可能导致供应不稳定,进而影响养殖业的持续发展。因此,寻找成本低和可持续的替代饲料原料成为当前养殖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作为一种优质粗饲料,苜蓿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包括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近年来,其在猪生产中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不仅来源广泛、成本低廉,且蛋白质含量与豆粕相近,同时含有较高的膳食纤维,有助于改善猪的消化功能和健康状况。
在豆粕供应不稳定或成本较高的情况下,苜蓿的使用有助于优化饲料资源配置,减少对单一饲料原料的依赖,提高饲料利用率。研究苜蓿减量替代豆粕日粮在猪生产中的应用,有助于推动畜牧业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符合当前社会对可持续农业的发展要求。
1 苜蓿的营养水平
紫花苜蓿,也被称为紫苜蓿,属于豆科苜蓿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主要栽培的饲草之一。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适应性,产量高、品质好,具有较高的饲喂价值,被誉为“牧草之王”。
1.1 粗蛋白含量高
紫花苜蓿在开花期的粗蛋白含量最高,可以达到20.01%。其叶片的粗蛋白含量通常在23.0%~27.67%之间,而茎秆的粗蛋白含量约为12%。此外,紫花苜蓿的蛋白质消化率也相当高,约为80%,蛋白质品质优良。紫花苜蓿的赖氨酸含量高达1.06%~1.38%,比玉米高4~5倍,有利于平衡谷物饲料中赖氨酸的不足。此外,紫花苜蓿的色氨酸含量也相当丰富。这些氨基酸使得紫花苜蓿成为一种优质的蛋白饲料原料。在青贮过程中,虽然酪氨酸、色氨酸、组氨酸及赖氨酸含量通常呈现下降趋势,但紫花苜蓿仍然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饲料来源。
1.2 粗纤维含量高
据相关数据显示,紫花苜蓿干物质的营养成分中,粗纤维的含量可以达到35.7%,一般为25.0%左右,这使得紫花苜蓿在饲料中具有一定的优势,能够帮助促进动物的消化和排泄。同时,紫花苜蓿的高粗纤维含量也使其在食品加工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以增加食品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1.3 脂肪酸含量丰富
盛花期刈割的紫花苜蓿中,α-亚麻酸和亚油酸的含量特别高,分别可以达到21.63 g/kg和5.11 g/kg。这两种脂肪酸都是合成共轭亚油酸的主要前体物质,具有重要的营养价值和生理功能。例如,α-亚麻酸是人体必需的脂肪酸之一,具有抗炎、抗过敏、抑制肿瘤、调节脂质代谢等功能。
1.4 富含维生素
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植物,紫花苜蓿含有多种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B2(核黄素)、叶酸、叶黄素、胡萝卜素等。这些维生素对机体的生长发育和母畜的繁殖非常重要。而维生素A和维生素E在紫花苜蓿中的含量相对较高。维生素A对于保护眼睛和维护皮肤的健康、促进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而维生素E则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物质,可以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的攻击,对母猪的发情、排卵和受孕有积极作用,能提高母猪的受胎率、产仔率和幼仔的成活率。还能预防母猪产后无奶的问题。
1.5 矿物质含量丰富
紫花苜蓿中含有的矿物质元素包括钙、磷、铁、钾、镁、铜、锰等。矿物质元素不仅种类丰富,而且含量相当可观。例如,在紫花苜蓿的干物质中,钙的含量可以达到0.79%,磷的含量为0.27%,铁的含量为0.034%,钾的含量为2.5%,镁的含量为0.21%,铜的含量为4.3 mg/kg,锰的含量为63 mg/kg。这些矿物质元素的含量相对较高,使紫花苜蓿成为一种优质的矿物质来源。
2 苜蓿草产品
2.1 苜蓿干草
苜蓿干草是一种优质、高效、易保存且适应性强的饲料来源。将收割后的鲜苜蓿进行干燥处理后,压缩成一定的形状和体积,然后捆绑、压实储存。优质苜蓿干草的颜色应呈青绿色,叶量丰富、质地柔软、气味芳香。
2.2 苜蓿草粉
苜蓿草粉是由苜蓿草按一定的茎叶比例制成的草粉,主要用于调整配合饲料的适口性和理化性状。它是一种重要的饲料原料,富含氨基酸、矿物质(如钙、磷、镁等)和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E等)。苜蓿草粉的质量取决于苜蓿茎与叶的组成比例,以及收贮条件。一般来说,收贮条件较好的风干苜蓿叶中含粗蛋白质约25.5%,粗纤维约14.3%,消化能(猪)为11.09 MJ/kg。这些营养成分使得苜蓿草粉成为一种优质的饲料原料。
2.3 苜蓿草颗粒
苜蓿草颗粒为粉碎的牧草,直径5~19 mm,长度13~25 mm。将草段放旋转滚筒干燥机中干燥3 min,制成苜蓿草颗粒。苜蓿草颗粒的密度较高,大约是1 120 kg/m³,更易于存储和运输。苜蓿草颗粒的蛋白质含量较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精饲料的用量,提高动物对蛋白质的摄取效率。苜蓿草颗粒主要用于动物饲料。由于高蛋白质、高纤维和易于消化的特点,苜蓿草颗粒可以提高动物的生长速度和健康状况,同时降低饲料成本。
2.4 苜蓿叶蛋白
苜蓿叶蛋白是从苜蓿的青绿茎叶中提取的富含蛋白质的浓缩物。这种蛋白质属于优质的植物性蛋白饲料,其保水性、乳化性、胶质形成性均优于动物性蛋白饲料,且不含动物性胆固醇。苜蓿叶蛋白的营养价值极高,含有粗蛋白质50%~65%,粗纤维0.5%~2%,并含有大量的Ca、Mg、K等矿质元素及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E、胡萝卜素、核黄素等维生素。其酚含量低、皂素含量也低,营养价值可与豆粕和鱼粉相媲美。
2.5 苜蓿叶粉
苜蓿叶粉是由苜蓿草的叶子经过干燥、粉碎等工艺制成的粉末状饲料原料。与苜蓿草粉相比,苜蓿叶粉的营养成分更为集中,特别是蛋白质含量更高,一般在20%以上。此外,苜蓿叶粉还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具有提高动物免疫力、促进动物生长和繁殖等多种功能。苜蓿叶粉可以作为优质蛋白质饲料原料,广泛应用于猪、鸡、牛、羊等动物的饲养中。特别是在养殖业中,使用苜蓿叶粉可以替代部分豆粕、鱼粉等动物性蛋白源,降低饲料成本,同时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
3 苜蓿减量替代豆粕日粮在猪生产中的应用
3.1 苜蓿减量替代豆粕日粮在育肥猪生产中的应用
苜蓿作为一种优质的蛋白质饲料资源,其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组成合理,可以替代部分豆粕用于育肥猪的饲养。添加适量的苜蓿草粉到猪饲料中,可以显著降低饲料成本,同时保证猪的营养需求得到满足。此外,苜蓿中的多种营养物质,如矿物质、维生素等,对猪的生长发育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研究表明,在育肥猪饲料中添加苜蓿草粉可以提高猪的平均日增重、相对生长率、增重率,以及饵料系数等指标,有利于猪的生长和发育。苜蓿中的皂素等生物活性物质还具有降低猪血清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作用,有利于改善猪的健康状况。同时,苜蓿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等成分也可以促进猪的消化系统健康,提高饲料的消化利用率。
3.2 苜蓿减量替代豆粕日粮在母猪生产中的应用
在母猪日粮中,苜蓿不仅可以作为蛋白源替代部分豆粕的用量,还可以发挥优质纤维源的作用,从而缓解母猪妊娠综合征,改善母猪和仔猪的肠道菌群,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改善仔猪初生体重,并进一步提升哺乳期仔猪的生长性能及断奶重。研究表明,在母猪的后备期,添加苜蓿草粉到饲粮中可以提高母猪的发情率。而在母猪的妊娠期,添加苜蓿草粉到饲粮中则可以提高母猪的产活仔率和仔猪的初生窝重。此外,研究表明,使用苜蓿叶粉替代25%、50%、75%和100%的豆粕饲喂妊娠母猪,苜蓿叶粉替代100%豆粕的效果最好,可以明显改善母猪的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同时提高初生窝重和出生个体重。
虽然苜蓿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但也不能过量添加,否则,可能会对母猪和仔猪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一般来说,苜蓿草粉可以替代常规玉米豆粕型日粮中豆粕总量的约10%,而苜蓿叶粉则可以替代豆粕总量的约50%~100%。苜蓿虽然可以作为蛋白源和纤维源,但并不能完全替代豆粕。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母猪的营养需求和饲养环境等因素,合理搭配其他饲料原料,以确保母猪获得全面均衡的营养。
4 结语
苜蓿在猪生产中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和潜力。科学合理地利用苜蓿资源,不仅可以减少豆粕用量、缓解大豆进口依赖问题,还可以改善猪肠道健康、提高母猪和仔猪的生产性能、提升育肥猪肉品质等。同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需要注意适量添加、注意搭配和注意质量等问题。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