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吉动物营养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技术 > 饲料营养 > 内容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现状及对策分别有哪些?

华农猪病防控 2022-05-16

阅读()

动物源性食品原料种类较多,影响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因素也较多,如饲料污染、添加剂和药物使用的不规范、药物残留、动物疫病、环境和饲养管理等。

摘要

 

动物源性食品原料种类较多,影响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因素也较多,如饲料污染、添加剂和药物使用的不规范、药物残留、动物疫病、环境和饲养管理等。在实际生产中,要从影响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诸多因素入手,采取科学选址、合理规划,选用配方科学、健康均衡的饲料,合理使用药物和添加剂,搞好疫病防控、加强监督检疫,规范加工程序、保证环境安全,科学防控,提高动物及动物源性食品的品质。

 

动物源性食品是指全部可食用的动物组织以及蛋和奶,包括肉类及其制品(含动物脏器)、水生动物产品等。随着人民经济水平的逐渐提高,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人们对动物源性食品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大,因此,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对保障人们的饮食健康至关重要。

 

然而,21世纪以来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如2006年的“苏丹红鸡蛋”事件、2011年河南的“瘦肉精”事件、2013年鸭舌制品含甜蜜素事件、2019年三全水饺检测出非洲猪瘟、2020年兰州“布氏羊奶”事件等,都对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不仅使社会、企业经济遭受重大损失,还严重影响了人民的健康生活。本文主要从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现状和防控措施两个方面来讨论,为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防控提供参考。

 

1、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现状

 

1.1 饲料污染

 

动物饲养过程中饲料是主要食物之一,一旦出现污染将会对动物机体造成影响,从而导致动物食品出现质量问题,甚至产生食品安全问题。目前动物在饲养中使用的饲料存在缺乏管理以及来源不明的情况,饲料中的污染物不明确,在使用之前缺乏检测,存在安全隐患。

 

此外,饲料还会发生霉变或受到微生物的污染。影响饲料霉的因素包括致病性细菌(如链球菌、沙门氏菌),各种霉菌及其毒素、病毒、寄生虫和其他有害物质(如农药、二噁英、城市泔水、垃圾)等对饲料造成污染。饲料是很多病原微生物的重要传播途径,人畜共患传染病病原微生物可以通过排泄物、水、空气等污染饲料,这些不洁饲料被动物摄入后可造成动物不适甚至患病,因此影响动物源性食品质量。

 

1.2 动物疾病

 

目前,全球已知的300多种动物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其中有100多种为人畜共患病,如口蹄疫、猪链球菌病、疯牛病、旋毛虫病、钩端螺旋体病和囊虫病等。猪瘟、新城疫等病虽不感染人,但动物在感染后分解的毒素也可能会引起人的食物中毒。此外,有些动物疾病没有明显的外部特征,但机体的生理状况却发生了改变,病毒在体内潜伏,这对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影响是容易被忽视的。

 

1.3 抗生素和添加剂的滥用

 

因为高密度养殖的牲畜和家禽容易患病,我国此前养殖业长期使用大量抗生素以预防畜禽疾病,这些抗生素最终通过食物链停留在人体中,当残留的抗生素侵入人体时,会引起细菌耐药性并影响人体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所以国家也因此“禁抗限抗”。据统计,我国每年生产约21万吨抗生素原料,其中97000吨用于养殖业。毫无疑问,我国养殖中使用抗生素也是世界上第一的,已发现在食品中非法添加的兽药及添加剂,如盐酸克伦特罗,三聚氰胺,苏丹红,氯霉素,呋喃唑酮、避孕药,安眠药,甚至有使用人用药物,激素等违法行为。此外,饲料添加剂的使用不规范、非法添加致使有毒物质在动物机体内蓄积,也严重影响了动物源性产品的质量。

 

图片

 

1.4 药物残留

 

兽药的滥用或使用过量容易造成药物的残留。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使用过量药物、滥用激素类药物等,都会影响动物的治疗效果,使动物产生耐药性并导致药物残留,进而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如果在饲料中大量地添加、使用药物,不按照休药期的规定需要,也会导致动物体内的药物残留严重超标。

 

1.5 饲养环境与管理

 

饲养环境对动物健康程度有直接影响,饲养环境恶劣或不达标会使动物的身体健康遭受严重威胁,甚至容易发生大规模疾病。目前,世界各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危害环境安全的事件时有发生,这也严重影响着动物源性食品安全。

 

此外,饲养者的技术水平、饲养方法、饲养习惯,管理者的管理模式,养殖场的各种技术规程、操作程序、规章制度等都影响着动物源性食品的品质。过密化的养殖使成千上万的牲畜家禽被困在狭窄的围栏中,使其难以清洁和消毒。畜禽的“过度拥挤”生产,畜禽的疫苗接种和消毒不能顺利进行,还可能发生重大动物疾病。

 

2、对策

 

2.1 加强对饲料质量的把控

 

饲料是保证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基础,在饲喂动物前应对饲料进行严格的检查,若饲料中存在不合规的营养成分应立即停止投喂。此外,应开发无公害饲料,以提高动物的养殖效果和饲养安全管理。因此,我们应加强对饲料质量的把控,及时对已发生的饲料污染进行深入分析,总结饲养经验,使动物饲料达到质量要求,解决动物饲养过程中质量不达标的问题,选择配方科学、健康均衡的饲料,杜绝使用自配或来源不明的饲料。

 

2.2 积极应对动物疾病,及时对患病动物进行隔离

 

在动物产品生产之前应对动物进行健康监测,对已患病的动物应采取隔离措施,并进行单独治疗,避免将病毒传染给健康动物。因此,在饲养过程中应加强对动物的检查,观察动物的生长状态,掌握动物的患病情况,采取提前隔离的方式对患病动物进行处理。通过单独治疗以及单独隔离的方式,降低病毒大面积传播的风险。

 

2.3 控制激素和抗生素,合理使用兽药

 

在动物饲养过程中,激素和抗生素的用量必须得到严格控制。应结合动物饲养实际以及动物源性产品的生产特点,在激素和抗生素使用过程中做好前期的信息调研,掌握使用情况并制定使用计划,避免在抗生素使用过程中出现超量情况而影响动物源性产品的生产,保证激素和抗生素在使用后能在短期之内代谢出体外,不对动物机体造成影响。

 

兽药滥用问题已愈发严重,国家应针对兽药使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明确用药种类、用药剂量和休药期,政府部门应早日完善兽药使用相关管理监督机制,提高各个食品安全检测部门的检测水平,增强对抗生素及兽药使用的把控。

 

2.4 定期检测动物体内的药物残留

 

动物饲养过程中药物残留是影响动物源性食品生产的重要因素,在食品生产前要对动物进行定期检测,重点检查动物体内是否存在药物残留。兽医工作者也应把握好药物代谢时间与商品动物出场时间上的关系,把握好药剂量和休药期。

 

2.5 提高动物饲养管理水平,发展规模化饲养

 

饲养环境应做到环境污染小、活动空间充足、通风换气良好等,养殖场选址应远离工业工厂,避免工业废气中的有毒成分在动物体内积聚;饲料和水应保证符合饲养标准,不能含有超标的重金属元素和超量的激素等添加剂。在动物饲养过程中发展规模化饲养和标准化生产,解决动物饲养的环境问题,这是当前解决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做好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措施。

 

图片

 

3、讨论与结论

 

目前,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情势依然严峻,各种安全事故频发,影响到老百姓的身体健康,并在国际上造成不良影响。要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势必要从加大立法力度,统一监管体系,加强食品监测,提高国民意识,建立信息发布和风险评估体系等各个环节出发,全面、深入、长期地开展工作。简而言之,做好动物食品安全需要政府建立严格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也需要养殖户落实主体责任,提高通过共同努力,以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