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多雨,高温高湿,霉菌特别容易繁殖,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妥善保存饲料,避免霉菌污染饲料、饲料变质,造成不必有的损失。有效的夏季防霉措施涉及到采购、生产、 仓储、 营销、门卫等多岗位多部门,其中以仓储管理工作尤为重要,具体说来,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 仓储设备的检查与修整
对仓库和车间的屋顶 、门窗、墙壁等进行全面检查,发现漏水和漏雨处应及时修 补。仓库应做好通风、隔热、降温工作,温度过高时,可以加装电扇(通风扇及屋顶)或在屋顶加防晒网。
地势较低的仓库还应该增加防洪设施, 修补好防洪墙,预备好沙袋和抽水设备。
储槽和散装桶应尽量避免采用波浪状的钢板仓以减少物料残留及温度快速传导,或采用玻璃钢材质的一体仓比较好。
二、 仓储环境的整理与清扫
每月(周)对仓库进行—次全面清扫,尤其注意仓库四周和墙角等死角处,以防虫蝇滋生,每批原料用完时,及时将地面清扫干净,同时还应注意仓库日常卫生(6S)的维持。
储槽、散装桶、料仓及管道要定期清理,清理后要采取防霉、防虫措施。清扫物要远离正常物料,不可当饲料用。
三、 入仓物料品质管控
严格控制入仓原料的生产时间,对于入仓原料要求鲜度良好,水分合格,包装完好,变质生虫原料不得入仓,添加剂类原料原则上生产时间超过1个月即使没有过保质期也不得入仓。
严格控制入仓物料水分,通常夏季对原料水分的要求应该更低。对于玉米、豆粕、麸皮、米糖等大宗原料应重点控制。加强巡视,密切注意仓库内原料和成品的品质变化,及时提出改善方案。
原料入库时,应仔细检查车辆和原料外包装,观察原料是否有被雨淋湿现象。夏季雷雨过后,淋湿的原料外包装很容易被吹干,但原料内部已经淋湿,继而导致发霉变质,应重点检查,以免造成损失。
四、 入仓物料日常管理
入仓原料应按生产批次分开存放,使用时严格遵守先进先出原则,同时进仓的不同批次的同一原料,生产日期早的优先使用。
物料堆放需整齐,与墙壁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10厘米以上),不可直接放在地上,应放在垫板上或在地上铺一层防护板,防止地面回潮。
时刻保持仓库卫生,有灰尘和洒落物应及时清扫。原料洒落物及包装上灰尘及时清扫,防止投料时将霉菌带入。
维生素益生素等不耐高温的原料应放在空调房中保存(保持在18°~25°)。奶粉、乳清粉等乳制品应放置在通风阴凉处保存,并每天查看质量情况。
合理安排生产,注意产品和原料的有效期及保存时间,缩短库存时间。所有原料均应清楚标明与说明。储存期限尽量缩短、经常巡视有无久置未使用的原料。夏季库存成品如果超过7天,应向主管报告,检查质量,并分析是否可出货(会同品管人员处理)、 先入先出,勿屯积。具体可依照《原料放置过久处理办法》和《成品放置过久处理办法处理》执行。
退货要有记录表,并且由品管人员注明处理办法,及时处理。退货记录应有退料名称、 退料日期制造日期、 退货地点、 退货原因等。具体可依照《退货品处理办法》执行。
及时关好门窗,下班或交班时应检查。工厂若有任何漏雨、 淋雨之地方,马上联络有关单位,派员修理,淋雨之原因迅速处理。
五、 出仓原料注意事项
成品发货应严格遵守先进先出原则。同一客户同一品种一次尽量不要发放2个以上批次的产品。
雨天出货不可淋湿,并注意卡车车内是否被淋湿。如果已淋湿,应擦干后再让其装货。出货时,即使没有下雨,也一定要求司机盖上帆布,否则不予出厂区。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