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目的:评估豌豆、黄羽扇豆、菜籽粕完全替代豆粕,对猪生长性能及肉质的影响。
试验设计:试验用的豌豆、黄羽扇豆来自于波兰,使用前先经锤式粉碎机粉碎,过2.0mm筛。试验所用的豆粕、豌豆、黄羽扇豆、菜籽粕化学组成见表1。40头30kg的生长猪,公母各一半,随机分成4组。I组(公猪)、 II组(母猪)为对照组,饲喂标准豆粕型日粮。III组(公猪)、IV组(母猪)分别用菜籽粕、豌豆、黄羽扇豆完全替代基础日粮中的豆粕。试验共83天,分为前35天为生长期,剩下的为育肥期。生长期III、IV组日粮用豌豆+黄羽扇豆完全替代基础日粮中的豆粕,育肥期III、IV组日粮用菜籽粕+豌豆+黄羽扇豆完全替代基础日粮中的豆粕。具体日粮配方见表2。试验结束后,屠宰所有试验猪,检测肉质相关指标。
(表 2)
试验结果:
豌豆、黄羽扇豆、菜籽粕、豆粕化学组成差异(表1):
(表 1)
1、各种原料的粗蛋白含量差异显著。豆粕的粗蛋白水平最高(465g/kg干物质),豌豆中粗蛋白水平最低(213g/kg干物质)。
2、各原料中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也差异显著。黄羽扇豆的中性洗涤纤维水平最高(245g/kg干物质),豆粕(79g/kg干物质)、豌豆(92g/kg干物质)中最低。
3、各原料中抗营养因子种类、水平差异显著。
体重、ADG(表3):
(表 3)
1、日粮、性别间对肉猪的生长性能无交互作用。
2、III、IV组试验猪生长期、育肥期、试验全期的终体重均无差异,但试验全期终体重均显著低于豆粕组(I、II组)。
3、生长期,各组试验猪的ADG无差异;育肥期、试验全期,III、IV组试验猪的ADG均显著低于豆粕组(I、II组)。
4、性别对试验中的各项生长指标无影响。
胴体(表4):
(表 4)
1、性别、日粮对试验猪的胴体特征无交互作用。
2、豆粕母猪组背脂厚度(2.31cm)显著高于豆粕替代母猪组(1.98cm),可能与两组试验全期的终体重差异相关。
3、各组肉猪的产肉率、胴体长度均无差异。
肉质(表5):
(表 5)
1、屠宰45分钟后,母猪肉pH(6.19)显著高于公猪(6.07)。
2、屠宰48小时后,公、母猪肉pH无差异,均为4.35。
3、各组肉猪肉质的肉色、系水力、滴水损失均无差异。
肉中蛋白质、脂肪水平及含水量(表6):
(表 6)
各组肉猪背最长肌蛋白质、胶原蛋白、脂肪、水含量均无差异。
讨论及总结:
1、生长期豆粕组采食量高于替代组(1.75 vs 1.62 kg),可能与替代组日粮适口性差相关,还可能与不同日粮进食后血糖水平相关。育肥期替代组的采食量却高于豆粕组,可能与补偿性生长相关。
2、用豌豆、黄羽扇豆、菜籽粕完全替代豆粕,对生长期肉猪的生长性能无负面影响,但显著降低了育肥期的生长性能;还显著降低了育肥猪背膘厚度。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