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吉动物营养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技术 > 饲料营养 > 内容

抢料抢车···饲料涨价背后,是“牵一发动全身”的猪业困境

扬翔科学养猪服务 2020-02-14

阅读()

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造成饲料价格的上涨,让很多养殖户一时间难以接受,而饲料原料供应紧张甚至断料、物流成本剧增也让饲料企业同时面临生存挑战,可以说,疫情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近几日,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造成饲料价格的上涨,让很多养殖户一时间难以接受,而饲料原料供应紧张甚至断料、物流成本剧增也让饲料企业同时面临生存挑战,可以说,疫情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饲料
  
  部分原料涨幅已是“非常规操作”
  
  目前,豆粕、玉米等大宗原料价格上涨是全国性现象,玉米较节前每吨平均上涨150元左右;麦麸每吨大约上涨150-200元;豆粕每吨上涨约200-250元;草粉每吨上涨约150元。
  
  据业内人士反馈,同是主原料,豆粕涨幅还算是”常规操作“,但玉米的涨幅就让很多饲料厂难以接受了,而这也是导致饲料生产成本增加的主要因素。
  
  全国性的交通管制是导致玉米供应紧张的主因素,“玉米主产区主要在我国北方,但目前因为公路运输、水路运输仍存在较大程度的阻碍,尤其是水路,部分港口直接停航,影响很大”,该人士说到。
  
  另一方面,南北方原料供应紧张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
  
  如作为“九省通衢”的武汉,是全国交通中枢要塞,通往全国的水陆空交通运输目前均受到严格管制,水路的管制对进入(中转)武汉的饲料原料运输产生影响尤其大,而与其有紧密交通运输联系的其它省份也会因此而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排队拉货,原料“供远不应求”
  
  据广西一大型饲料企业原料采购专员透露,目前区内原料供应商仅有50%左右正常开工,而已经开工的又因工人没有全部到岗、交通管制等限制性因素没有恢复到正常产能,无法满足饲料企业生产需求。
  
  饲料
  
  “几乎都是靠‘抢’,油厂得排上两三天的队才能拿到包装豆粕料,加上很多司机考虑到疫情威胁,不愿出车了,拉料回厂的运输成本上涨幅度也是非常高,即便如此,各大饲料厂依然在‘加价找车’,有些中小型饲料厂更是徘徊在断料边缘”,上述采购员对目前市场的现状做了这样的描述。
  
  仍在“燃眉”的生产辅料紧缺现状
  
  随着各地“保民生”工作的推进,原料供应厂陆续获得批准开机复工,工人陆续返岗上班之后,玉米、豆粕、麦麸等大宗原料供应紧张的局面有望在2月底或者3月上旬之前得到缓解。
  
  但是像一些辅助性原料(如饲料用石粉)的生产企业不被政府列入保民生企业范围内,目前绝大部分未获批复工;而饲料包装材料(编织袋)则属于人工依赖程度比较高、人员集中度比较高的产业,同样难以获批复工,这类辅助性的原材料“急缺”同样给饲料企业的正常生产带来了不小影响。
  
  相比起大宗原料,辅料产能恢复的周期或许耗时还要更长,因为疫情没有得到极大缓解之前,相关企业还是难以复工生产。
  
  涨价之下,养殖户“负重囤料”
  
  饲料涨价,很多养殖户均难以接受,但在这样特殊的疫情时期,更多人不得不选择接受现实。
  
  料涨价了不是最让人头疼的,运不进猪场才是最难的。
  
  每年春节后,养户都会开始做新的饲料储备计划,年前备的量顶多能撑到开年,但今年与以往不同的是,不仅难出来,出来与外面的人接触也意味着风险。
  
  饲料
  
  基于多方面考虑,许多养殖户选择一次性多拉些料回去囤着,通过减少进料的频率来减少与外界接触的频率。
  
  “贵还得多买些”是很多养户应对这次疫情危机的无奈之举。
  
  产业何时能回归正轨?
  
  “近来,随着保供给政策的落实,现在相比起元宵节前,整体情况要好不少,但是短期内原料供应仍然比较紧张,因为还有一半上游原料企业的产能正待恢复,大部分企业工人是正月十五后才回岗的,需要等14天观察期结束才能陆续上岗”上述采购员解释到。
  
  整个饲料产业链回到正轨,预计得等到2月底或者3月初,但在疫情危机没有彻底解除之前,一切也还将继续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