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骑力士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栏 > 时事 > 内容

一张蓝图绘到底!从一座楼房养猪场看上海乡村土地13年之变

上观新闻 2023-06-26

阅读()

传统养猪场不仅污染重,而且碳排放也大,是许多乡村避之不及的产业。不过,上海廊下镇誓要打破传统,落户于此的松林养猪场项目不走寻常路,不仅养猪能“上楼”,而且有机肥可以供农田菜地,在沼气发电的同时还能减排。

传统养猪场不仅污染重,而且碳排放也大,是许多乡村避之不及的产业。不过,上海廊下镇誓要打破传统,落户于此的松林养猪场项目不走寻常路,不仅养猪能“上楼”,而且有机肥可以供农田菜地,在沼气发电的同时还能减排。

 

松林养猪场

松林养猪场

 

如此全能的高科技养猪场,是上海探索乡村土地整治的一个侧影。在空间资源紧张的城市里,陆续“变”出45平方公里耕地、35平方公里林地,复垦规模破百平方公里,为乡村产业提级预留充足承载空间,过去13年,上海做对了什么是如何做到的?

 

为乡村振兴打好底子

 

上海农业GDP占比不到1%,但比重不能说明地位。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上海乡村是城市核心功能重要承载地和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空间,具有重大作用和独特价值。

 

但上海乡村也面临着城乡发展不平衡显现、农村发展不充分问题突出、生态空间数量质量难以满足市民高品质追求等痛点。

 

让耕地增量提质,为乡村振兴打好底子,就是上海土地整治的第一步。2010年起,上海启动市级土地整治项目、郊野公园和低效建设用地减量化等不同类型的土地整治工程。10个郊野公园,是聚焦上海生态功能重要节点打造的46平方公里生态野趣开敞空间,接待游客超过2800万人次。风靡沪上的长兴岛露营活动,就位于长兴岛郊野公园。

 

与此同时,上海还把小作坊聚集、生产效率低下、污染严重的低效建设用地进行减量复垦。目前全市已完成规划开发边界外低效建设用地拆除复垦总规模101平方公里,其中,新增耕地45平方公里,新增林地35平方公里。减量腾挪出的土地指标,也有了新用途,其中48%用于市政民生项目,29%用于六类经营性项目,23%用于产业项目。

 

廊下郊野公园

廊下郊野公园

 

松林楼房养猪场所在的金山廊下镇,就是最早的试点之一。2013年廊下镇中部区域启动一期市级土地整治项目,把零散的各类农用地重新规整,形成集中连片的万亩生态林、良田、菜田、农宅的空间格局。2015年,廊下郊野公园在全市率先开园,同年西部区域启动二期市级土地整治项目,同时进行郊野公园景观营造提升、农林水一体化建设示范和建设用地减量。

 

图片

 

经过近十年整治,廊下镇共完成低效建设用地减量50公顷,新增耕地面积约80公顷,年平均接待游客70万人次,实现1000余户农民相对集中居住。

 

图片

 

廊下镇友好村的“农林水乡”就是二期市级土地整治项目重点打造的生态节点工程,也是廊下郊野公园的网红打卡点。这里不仅风景如画,还承担了生态修复和自然保护的功能。“原来农业尾水直接排到河道里会对环境产生影响,现在通过农林湿复合系统进行净化,不仅有效减少农业面源污染,而且尾水里面的氮磷就变成营养物质,促进了植物的生长,也吸引鸟类、蛙类等多种生物在这里栖息,区域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长期在此进行科研示范的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陈雪初说。

 

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清楚

 

单纯增加耕地,并不能满足大都市乡村振兴需求。农村的土地类型多且复杂,闲置资源一般布局散、单体小,大企业直接进驻,很难满足发展体量,不盘活又浪费。还有的企业,对土地有多元化需求,如果不提前规划对接,很难找到合适的选址。

 

松林楼房养猪场就是典型,它虽效益显著,但对土地要求极高,需要设施农用地,搭配一定量的菜田和科研用地。廊下镇通过前期的项目策划和空间规划设计,把土地进行组合供应,从而满足企业需求。

 

根据规划,松林楼房养猪场一方面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腾挪设施农用地指标102亩,建设4层楼式商品猪育肥舍,实现年出栏12万头,解决全区产能目标,而传统平房养猪要达到这个出栏量则需要640亩。另一方面在周边同步配置设施菜田,将猪场的粪尿“变废为宝”,构建“猪—沼—蔬”循环生态模式,利用沼气可发电解决猪场职工生活用电需求,还可以提纯天然气并管使用,沼液和干粪输送到农田及蔬菜基地用作有机肥料,为现代都市农业产业供能。

 

据测算,猪场满负荷全年发电量360万度,天然气并管后每天可节约成本1万元左右,年产有机肥料3000吨,近9000亩蔬菜基地的化肥使用量平均减少50%左右,每年二氧化碳可减排20000吨,真正做到成本有降低、环境低污染、资源高利用和生态循环、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

 

以松林养猪场为代表,廊下镇正在搭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平台,规划为先优化格局,让各方力量有序参与、各类资源有效整合。目前,廊下镇已经成为上海仅有的两大报自然资源部试点项目,探索打造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上海经验”“上海样板”。

 

另一个试点松江区泖港镇也已初具成效。泖港镇原来的耕地破碎化明显,农民改善居住条件呼声很高,乡村产业能级较低,林水田用地矛盾突出,空间优化诉求强烈。试点启动后,市、区、镇协同配合,编制完善郊野单元村庄规划,开展村庄设计,通过搭建规划行动平台,协调各类空间要素,策划安排各类建设行动,做到“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得清清楚楚后再开工建设”。

 

松江泖港镇规整之后的成片农田

松江泖港镇规整之后的成片农田

 

目前,泖港镇郊野单元村庄规划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已经区政府批复同意,目前正在积极开展各类单体项目实施工作。预计到2025年,净增耕地面积超过5%,5亩以下零碎耕地斑块数量和面积均大幅度减少,永久基本农田布局更加集中连片。同时实现黄桥村、腰泾村和曹家浜村农民全部集中居住,配置公共服务设施,改善生态环境,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新社区。

 

图片

松江泖港镇

 

此外,泖港镇通过“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点状供地”等规划土地政策,吸引优质乡村产业尽快落地,壮大集体经济活力。如黄桥村依托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政策,与社会资本合作共建“漕河泾开发区黄桥科技园”。“黄桥村在村庄南部建设工业园区,让村民们在家门口打工成为现实,为年轻人留在乡村创造条件。有了生产发展,乡村振兴才有根基。”原村支部书记张永强说。

 

一张蓝图绘到底

 

基于泖港镇和廊下镇两个试点探索,上海进一步复制推广。

 

2022年,上海出台《关于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意见》,逐步建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机制和政策框架,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模式,由点及面、由表及里,基本建成具有江南田园风貌特征和超大城市特点的乡村国土空间新格局。

 

一方面,搭建高效实施平台。乡村振兴离不开壮大产业。但在传统模式下,企业投资乡村,总会碰到自然条件和规划上的限制,难以施展拳脚。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上海前不久已搭建社会资本参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平台,为企业发展“量身定制”土地资源。“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乡村产业发展”服务平台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正式上线,集中发布属地政府的各类招商信息,并提供交易撮合等市场化服务。

 

“我们协助各个镇梳理相关的招商信息,通过产权交易和资本运作积累多年的投资人资源,开展进一步的精准推介和洽谈。”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副总裁赵红光表示。

 

另一方面,稳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在松江区泖港镇和金山区廊下镇2个试点基础上,联动一江一河、两翼齐飞、五大新城、南北转型、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等战略空间,按照全域规划、整体设计和综合实施的路径持续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

 

图片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