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骑力士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栏 > 时事 > 内容

安徽一养猪场采取种养结合的生产模式,粪污就近利用,肥田固碳效果好

农民日报 2021-09-03

阅读()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是提升耕地质量、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举措。研究表明,粪肥还田利用不但能够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而且有利于增加土壤碳汇。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是提升耕地质量、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举措。研究表明,粪肥还田利用不但能够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而且有利于增加土壤碳汇。

 

蒙城牧原第十分场位于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坛城镇。该养殖场生猪存栏9.7万头,其中育肥猪5.8万头、保育猪3.9万头,年出栏生猪20万头。该养殖场位于淮北平原腹地,地势平坦。年平均气温14℃,降水量850毫米,无霜期约210天,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热同期。由于该地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养殖场确定了种养结合的生产模式,流转土地6502亩,种植小麦和玉米。

 

养殖场中猪舍采用全漏缝地板结构,粪污收集后进行固液分离,固体粪污进入发酵棚堆积发酵;液体粪污输送到总体积约3.2万立方米的黑膜沼气池,进行厌氧发酵45天后,沼液进入覆膜沼液储存池,根据作物生长规律进行还田。

 

养殖场年产液体粪污(经过处理要还田的)约20.4万立方米,肥水通过场区内的双吸泵和压力罐打入施肥管网输送到田边地头,运输路径长度范围为36-2578米。施肥管网沿田边铺设,不影响耕作,还田时,需要用带有孔隙的活动式可移动的临时水管连接施肥管网出水口,将一面带有孔隙的管带铺在田间,进行喷施。喷施时,用双吸泵将养殖场内肥水即时泵到管网中,田间施肥管网的每个出水口都有闸门控制。

 

安徽属于温带气候带,猪场沼液还田地块的土壤每公顷固碳量约为1.01吨,折合每公顷年均固碳3.69吨二氧化碳当量。猪场配套沼液还田面积为433公顷,因此每年通过粪肥还田可以固碳1597.77吨二氧化碳当量。

 

图片

 

图片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