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瞅着快到生猪出栏的日子,后李村仅剩的三家养猪户都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最低6.2元/斤的生猪价格,让养猪户之一的李领现决定再等等。
01、“过气”的养猪勋章
郑州航空港区冯堂办事处后李村,有条水泥路直通村口,两边是大片空旷的庄稼地。晌午,正是背灼炎天光的时候,依稀可见几位老人在地里弯腰劳作。和大多数传统留守村落一样,在后李村,见不到几个年轻人,僻静的村庄里能听到的最嘹亮的声音,来自在街巷间拉着车叫卖油桃的商贩,以及村里仅剩的几家养猪场。
李领现是其中一家猪场的主人。养了十一年的生猪,李领现打算明年甩手不干了。至于将来做什么,他自己也没想明白,要么去种庄稼,要么打打零工,但总之,不干养猪这行了。
李领现喜欢养猪,但他觉得,如今养猪风险和利润太不对等。
庄稼人的辛苦能具象成汗水流进土地缝隙里,换来几亩粮食地的丰产;养猪人的辛酸,淤积在猪场里,伴随着粪臭味儿久散不开,这是当下养猪人身上特有的味道,搁在以前,这算是一枚勋章。
李领现无比爱惜这枚“过气”的勋章,他的手机里有四个养猪类App,看行情、报价,还有生猪期货。一聊起养猪,他兴奋又焦急。
去年年底,生猪仔1600元/头,李领现一口气买了160头,加上饲料、防疫、消毒、保健等各项成本,算下来一头猪要花3050元。为了这批猪,李领现从银行贷款40万元,他原本想着,等这批生猪出栏时,能赚上一笔。
02、卖,还是不卖?
李领现家的养猪场分两处,一大一小,相隔没几里路,大猪场是借用朋友的地,养了150头猪,小猪场里也有十来头。自猪仔开始育肥,李领现就干脆住进了大猪场里,面积七八平米的活动板房,离猪棚还不到十米远。这是养猪人的常态。
还有一个多月,这批生猪就长到了够出栏的重量,一头约摸二三百斤。“按现在的行情,卖一头要亏一两千块钱。”李领现心里急,半夜一两点惊醒,脑子里想的都是猪圈里的猪。
女儿出嫁了,儿子在市里打工,李领现的生活重心便全都放到了这批猪身上。夏天气温高,养猪场里热得像炭火窑,这时猪容易出毛病。每天清晨五点,李领现都要起个大早,检查每头猪的状态,时刻注意异常情况。
“看猪精不精神,体温正不正常,修修水管,再添添饲料。”李领现说,早晚各检查一遍,有时还要给猪劝架,“保健药也要一个月打一次,怕猪产生耐药性,四种药得轮着打。”
百来十头猪的猪场全靠李领现一个人打理,这样的例行程序,李领现早已习以为常,但如今看着这些生猪,他却直发愁:卖,还是不卖?
03、再等等,生猪一天一个价
跟股价一样,生猪的价格也得按天算。
五月份,李领现家的生猪每斤还能卖8块多,到了六月份,猪价一天降五毛。“这时候出(栏),得赔二十多万。不出的话,160头猪,每天要吃900斤饲料,一天的成本都要一千多块钱。”李领现说。
后李村仅剩的三家养猪户,情况大致无二。对于他们来说,当下的选择,无非是亏损多少的问题。李领现算了算,生猪涨到11.5元/斤,才能刚刚不赔本,而现在不到7块的价格,只能是血本无归。“没有办法,只有再等等。”
时间拖久了,李领现心里也犯过嘀咕:要不,分批卖?一部分能出栏的生猪先卖,剩下的继续育肥,等猪价涨了,至少能少亏点儿。
但很快,他就打消了这个想法。
前来收猪的商贩,货车上拉过全国各地的生猪,保不准会带来哪种病菌,猪一旦染上,不是小事儿。“分批卖,风险太大。”
李领现是冯堂办事处防疫组组长,对于灭菌杀毒,他比别人更谨慎。在大猪场旁,李领现安置了一个消毒室,每天进猪场前,他都要穿上防菌服,打开消毒器全身消毒,再带上火焰消毒枪进猪场高温消毒。病菌看不见摸不着,养猪人只能小心提防着。“一头猪染上猪瘟,整个猪场都没了。”
04、从未遇到过的猪周期怪圈
谈“瘟”色变的不光是李领现,还有村里另外两家养殖户,李老陈和李明(化名)。
李老陈的猪场就在离村口不远处,两扇蓝色大铁门常常虚掩着。看到有外人来,李老陈警惕地把守着大门。
通常,养殖户们会在门口撒上一道生石灰和火碱——这都是猪场用来灭菌消毒的常见材料。为了防疫防菌,半夜九点,养猪户们悄悄摸摸地溜进养猪场,趁猪睡着了,一针疫苗打进去,以防它们乱跑,拉不住。
李老陈从在外务工转行养猪已有十余年时间,是目前老李村最大的养猪户,他的猪场里有两百多头生猪。早些年,像李老陈这样的养猪人都有股心气儿,觉得养猪比打工强。如果不是碰上如此扑朔迷离的猪周期,李老陈还是会觉得,养猪,总比打工强。
可猪周期是个怪圈。肉价高导致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增加后肉价下跌,上游养殖户开始大量淘汰母猪,待生猪供应减少,肉价又开始上涨。
价高伤民,价贱伤农。像李领现和李老陈这样的养猪老手,“一年赚、一年平、一年赔”的周期性盈亏已是家常便饭。“但养了十几年猪,从来没有遇到(今年)这样的情况。”李老陈直摇头,“这次亏的太不正常了。”
以往的猪周期内也有猪价低的时候,养猪户们咬咬牙也能将就过去。可这次,李领现和李老陈都觉得,饲料成本一路上涨,让压栏育肥的拖延之策也变成一项支出重压。
“玉米的价格涨了近五成。”李老陈说,家里几亩玉米地采摘的粮食都拿来喂了猪,但不过是杯水车薪。
饲料价格是压在养猪户心头的一块儿巨石。“猪粮比已经低于三级预警线了。”李领现时刻关注着第一手消息,可以说,这是养猪人的命脉。
此前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发布6月16日最新猪粮比价为5.47:1,这是本月连续第二周猪粮比低于三级预警线(6:1)。
国家发改委提示,养殖场(户)要科学安排生产经营决策,将生猪产能保持在合理水平。但对于像李领现和李老陈这样已成一定规模的养殖户来说,如何科学经营决策是个难题。
05、迟来的生猪断档期
断档期来了,意味着猪价有上涨的可能。
五六月份是养猪户常说的“生猪断档期 ”,也是他们的福利期。腊月气温低,猪仔怕冷,存活率低,五一之后,生猪出栏量变少,断档期就来了。而今年,断档期才刚刚开始。
邻里邻外,养起猪来总会比较比较,谁家猪仔养得肥,谁家饲料好,赔得多了,面儿上挂不住,白天都不敢出门。而如今,养猪户都是绑在一条绳上的蚂蚱,猪价有任何风吹草动,各家之间都会相互通气儿。
后李村此前有六七家养殖户,整个冯堂办事处有二十余家。有的甚至都没挨过上一个猪周期,有的转行外出务工,如今剩下的这三家,都是个体养殖户。
李领现仔细钻研过,散户养猪就像打游击,说不养就能不养了,自己能当家,而大厂子不行。“后李村也有过大厂的养猪场,后来倒闭了。人工成本多,产业链绊住了,骑虎难下。”
有人想法子,有人想钻空子图快。“有养殖户抄底买了两千多头二次育肥的猪,等人家养到二百一二十斤,他(抄底型养猪人)把猪买回来养两个月就能卖了。”李领现说,买二次育肥的猪就像买短线股票,“他(抄底型养猪人)还剩1000多头猪压在栏里,现在卖,亏得不是一星半点。”
尽管迟来,生猪断档期仍给这批养殖户们带来了信心,外加非洲猪瘟此消彼长,有养殖户断定,生猪会缺,肉价就会涨,以500块钱/头的价格进了一批猪仔,打算再赌上一把。
无论是压栏观望,还是补栏加码,养殖户们都在期盼猪价能带来利好的回应。
好在,生猪价格已有回暖趋势。据中国养猪网数据,从6月23日开始,生猪价格开始接连上涨。截至目前,生猪(外三元、内三元、土杂猪)的价格都已突破7元/斤,尽管仍处在赔本价位,但对于养猪户而言,已是一针强心剂。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