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吉动物营养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技术 > 生物安全 > 内容

非瘟疫情为何控制不住?生物安全不管用了吗?

华辰制药 2023-11-06

阅读()

非洲猪瘟病毒(ASFV)是一种有囊膜的DNA病毒,对环境的抵抗力比较强,耐低温,但在pH11.5时可灭活,因此在秋冬季节高发。

非洲猪瘟病毒(ASFV)是一种有囊膜的DNA病毒,对环境的抵抗力比较强,耐低温,但在pH<3.9或>11.5时可灭活,因此在秋冬季节高发。

 

而本次非洲猪瘟疫情来势汹汹,全国范围内大范围爆发,在山东地区很多养殖场反馈都是从母猪开始发病,逐步引起育肥猪发病,而乳仔猪最后发病。

 

猪场消毒

 

这不禁让我们思考ASF发展的基本逻辑变了吗?

 

为什么以前的防控策略都失效了呢?

 

其实不然,如同哈兽研仇华吉老师所讲:“非瘟病毒的强弱是相对的,猪弱了病毒就是强毒,弱毒也是强毒。猪强了病毒就是弱毒,强毒也不一定能致死猪。”

 

回头看看这几年,由于猪价的持续低迷,养猪企业无不在想法设法的降低养猪成本,各种必要的投入一降再降,包括药物、消毒剂大多选用劣质的。

 

投入的费用是下来了,但是猪的免疫力、生物安全效果却大大降低了,这如何能防得住各种疾病呢?

 

我们细致来分析为什么有些地区总是母猪先发病呢?

 

上面已经阐述过,由于行情低迷猪场各项投入均大幅下降,比如众所周知的几乎所有猪场都存在蓝耳病潜伏感染的问题。

 

蓝耳病病毒有猪界“艾滋病”之称,会极大降低猪的免疫力,又由于蓝耳病病毒毒株众多,疫苗难以全面保护,这导致母猪的免疫力相对更低。

 

原来控制蓝耳病还会用到高品质的进口替米考星,现在大部分都在使用缺乏工艺的普通替米考星制剂,效果大大折扣,使得蓝耳病影响免疫力更重。

 

另一方面,我们都知道控制传染性疫病的三要素:传染源、易感动物、传播途径。对于非洲猪瘟这种通过接触性传播且没有疫苗的疫病,切断传播途径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而生物安全措施也由于降成本问题,很多养殖场拔牙不及时、不彻底、使用低价消毒剂、消毒环节不严谨,导致疫情无法控制。

 

有些人说:生物安全不管用了,是这样吗?在大环境相对安全时,我们有没有把生物安全意识放在生产管理的最重要位置呢?

 

风险相对比较小时,我们更倾向于认为不需要生物安全,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风险也会急剧增加,包括大家觉得这次疫情在猪场中传播很快(实际上也是在缓慢传播了一段时间后才暴发的)。

 

其实也是因为我们缺少了警惕意识和敬畏之心,总觉得我们看到的症状不像是非瘟,结果生产节奏不停,拔牙不果断、不彻底,病毒也就在我们的麻痹大意中被我们的生产人员快速的带到了猪场的各个角落中。

 

其实病毒还是那个病毒,它怕干燥、怕高温、怕强酸强碱的特征没有变,它通过接触才能感染的特征没有变,它是完全可防可控的一种病毒也没有变。而变的是我们养猪人对疫情应该始终保持敬畏的那一颗心。

 

我们有理由相信本轮疫情不一定会越来越严重,因为大家看到风险后总该有敬畏意识了,就如曾国藩所讲“心存敬畏,方能行有所止。”

 

防控非瘟本质的策略依然是:守好大门、有效消毒切断传播途径,减少应激、增加机体抵抗力,结合猪场实际情况排查漏洞、狠抓落实、系统防控。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