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烘干作为非洲猪瘟防控中非常重要的生物安全手段,是多数规模化猪场物资和车辆的主要消毒方式之一。虽然热烘干消毒的成本较高,但高温干燥的穿透力强,对非洲猪瘟病毒的杀灭效果较好。但在日常使用时常因使用不当,造成消毒效率不高,现就热烘干消毒的关键点作如下总结,以供大家参考。
01、热烘干通道的位置与单向流动
热烘干消毒通道作为入场消毒的常见方式之一,应位于两区交界线上。其出入口分别位于两个不同的区,在物资、车辆跨越两区时起到减毒灭源的作用。同时,无论是物资还是车辆均应单向流动。
图1.单向流动的车辆烘干车间
图2.开进倒出的烘干车辆,不符合生物安全原则
02、消毒前的物资分类
任何一种消毒方式都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物资,所以在将物资或车辆放入烘干通道前必须做好分类。如,确认是柴油车还是汽油车;物资是否能耐受80℃的温度;热量能否达到物资的所有表面(如:成卷的土工布、棉被等很难烘干)。
图3.物资消毒分类不合理
03、物资的合理摆放
热烘干消毒具有一定的穿透力,但穿透力的大小除了和烘干房内的温度高低有关外,还与物资的热传导性以及热容有很大关系。从某大型集团公司技术部进行的试验看(表1),将三个一次性防控服(不拆包装)叠放在一起,用烘干箱烘干,在40分钟升温加1小时75℃维持的烘干过程中,中间防护服内部的温度达到或接近60℃的时间只有22分钟。所以烘干消毒时,物资尽量不堆积放置。同时注意将升温快的放在下部,升温慢的放在上部,不耐高温的物资应放在离热出风口远的地方,耐高温的物资放在离热出风口近的地方。
表1:一次性防护服三层叠放时,中间防护服内部的烘干温度变化
04、湿的物资不进入烘干通道,
保持烘干通道的地面干燥
进入烘干通道的物资如果是湿的,物资表面的水分蒸发会带走很多热量,所以湿的物资相较于干的同类物资升温要慢。如果物资表面有水,可将物资晒干后再烘干消毒,或酌情延长烘干时间;进入烘干车间的车辆应检查确保没有积水。另外烘干通道的地面是升温最慢的地方,如果地面有水,则升温更慢甚至达不到消毒温度,所以烘干通道的地面要划分脏区与净区,进入烘干车间开车的司机应注意脚部防护。
05、温感探头的位置与温度实时显示
烘干通道内不同部位温度上升和下降的速度是不一样的,所以,温感探头应放在升温最慢的地方,以保证烘干通道内所有空间的温度均高于设定值。烘干通道采用的保温材质和通道所处外部环境不同,温度的维持和波动是不一样的,所以需要温度的实时显示,以确定达标温度维持的真实时长。经常用水银温度计对温感探头进行较正,防止出现大的偏差。
图4.烘干通道外的温度实时显示
图5.热蒸汽消毒通道外面的温度实时显示
06、扰流风机与同步升温
为了让烘干通道内不同位置的温度均衡升高和下降,同时减少局部温度过高对物资的损坏,在烘干通道的上部使用扰流风机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图6.物资烘干通道内的扰流风机
图7.车辆烘干车间内的扰流风机
07、增加工作效率,降低使用成本
在外界环境温度较低时,烘干通道是一个使用成本很高的消毒方式。为了降低使用成本,除了在烘干通道建设时考虑其大小和保温效果外,物资和车辆集中烘干、尽量避免一次只烘干少量物资,也是降低使用成本的有效办法。
图8.某公司为增加每次烘干的物资数量而设计的移动式置物架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