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来,中华大地遭遇了两次没有硝烟的战争。
2018年非洲猪瘟,导致2019年生猪累计出栏量同比下降24.6%;
2020年起新冠肺炎引起大规模感染。
两次疫情造成的经济危害及心理创伤让人们深刻地意识到,在面对新型疫情并缺少有效手段保护及治疗易感生命时,生物安全的重要性。
消毒作为生物安全体系重要的一环,扮演着与病原体直接作用的杀手角色,但消毒剂类别的万别千差,消毒场景的多种多样,困扰了使用者对消毒剂的选择。
目前各类别消毒剂的特点是什么(适用病原体,安全性)?
如何根据各消毒剂特点选择消毒场景?达到效果满意,使用放心?
为此礼蓝动保归纳总结出各消毒剂的特点(表1),供广大畜牧养殖人员参考,并附上(表2)各场景中消毒剂的选择建议。希望有助于广大客户了解并合理安全的使用消毒剂。
常用消毒剂特点及场景的选择使用
消毒剂:指能迅速杀灭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消毒或灭菌要求的制剂。按有效成分可分为含酸类消毒剂、过氧化物类消毒剂、醛类消毒剂、醇类消毒剂、卤素类消毒剂、酚类消毒剂、碱类消毒剂、双胍类消毒剂和季铵盐类消毒剂。
其作用机理是:
使菌体蛋白变性、沉淀(如酚类、醛类、醇类等消毒剂);
改变菌体细胞膜的通透性(如双胍类、季铵盐类消毒剂);
干扰或损害细菌生命必须的酶系统(如卤素类);
破坏病原体核酸(含氯类消毒剂);
针对病原体脂质变性细胞膜结构,改变DNA结构(过氧化物类)。
一、消毒剂的类别与特点(见表1)
表1. 消毒剂的类别与特点
二、不同场景中消毒剂的选择(见表2)
表2. 不同场景中消毒剂的选择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