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吉动物营养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技术 > 生物安全 > 内容

防控非洲猪瘟新阶段,生物安全依然是关键!看大咖论道防非复产新经验

农财宝典 2021-02-18

阅读()

2018年8月份开始,中国的养殖业出现非洲猪瘟后,我们经历过束手无策,但是通过中国独特的养殖模式,和中国养猪人员的技术水平的提升,比较庆幸的是我们找到了“精准剔除”的防控方法。

2020年12月1日,由中国兽药协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寄生虫学分会、河北省农业企业联合会主办,河北生猪健康养殖联盟、威远研究院、中威商学院承办的“2020中国动物健康技术高峰论坛暨第十七期中威商学院”活动在石家庄国源郎怡酒店盛大召开,政府领导、行业专家、大学教授、销售精英、养殖精英等超过千人汇聚一堂。本届“非洲猪瘟大家说”环节,邀请七位嘉宾共同分享防非稳产过程中总结的经验,同时就当前养殖业面临的健康养殖、未来市场趋势等方面问题进行详细探讨。

 

防控非洲猪瘟新阶段,生物安全依然是关键!看大咖论道防非复产新经验

嘉宾合影

 

圆桌论坛主持人:

 

樊福好:博士、研究员、健康评价体系创始人、唾液学研究创始人;

 

圆桌论坛嘉宾:

 

王爱勇:河南省驻马店农业学校教授,从事动物营养和养猪研究、中国著名营养专家、中国养猪实战专家;

 

闫恒普:中国畜牧协会猪业分会副会长、河北生猪健康养殖联盟主席;

 

仇华吉:哈兽研猪传染病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著名非洲猪瘟防控专家;

 

李金龙:东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动物肠道健康研究院首席专家;

 

林青: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著名寄生虫病实战专家;

 

林文魁:福建省魁强牧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1、近期非洲猪瘟时有发生,但感觉没有以前的病死率那么高,是不是非洲猪瘟病毒的毒力降低了?这种印象是否真实?

 

仇华吉:中国养猪人经过两年多与非洲猪瘟的正面交锋,总结了一套比较有效的非瘟防控经验,非洲猪瘟病毒野毒感染不再是困扰猪场防控工作的主要技术瓶颈。通过对猪场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检测和监控,及时发现、及时确诊、尽早剔除,已经可以将猪场的损失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现在比较棘手的问题就是所谓的“非瘟疫苗”,也就是行业内大家熟知的“2ml关键技术”。“2ml关键技术”当前大行其道,使得猪场出现了“疫苗毒”难发现、难检测、难拔牙等难题。

 

针对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找到比较有效的解决方案。建议养殖从业者还是专注于全方位的综合防控工作。检测和监测是必要的,不仅要检测病毒(核酸或抗原),还要检测抗体。病毒也并非完全无法检测,只不过病毒载量偏低,所以就要求检测方法要足够敏感。建议猪场筛选一个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核酸检测方法。

 

当前,非瘟病毒毒力有无减弱,没法做出判定,需要实验室评估。但我个人认为,野毒变弱的可能性不大。

 

目前,临床生产上发病速度、症状、病变、死亡率有所降低的原因,可能与我们的防控策略,包括生物安全措施、猪群的精细化管理、营养提升、环境改善等,有很大的关系。也就是说,这些工作对提升猪群的抵抗力、耐受性起到了一定的帮助,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猪场生物安全的有效性上(降低了病毒载量)。

 

未来我们希望中国养猪业可以转变养殖理念,建立系统思维、风险管理和福利养猪的意识,需要疫病专家、环境控制专家、营养专家、管理专家、育种专家一起努力,用大健康的理念提升我国养猪水平。

 

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敌人”(强毒也好,弱毒也好),我们还是要坚持科学适度的生物安全,全方位提升猪群的健康度、营养度和抗病力,为猪群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2、防非重在思想观念的转变,目前冬季到来,在生物安全环节(包括消毒剂的选择)有没有好的建议?防控非洲猪瘟的同时,猪场其它疾病应该如何防控?

 

闫恒普: 在非洲猪瘟防控方面,我认为从2018年8月发生以来,已经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恐慌迷茫,第二的阶段是接受默认,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主动防控的第三阶段。北方当前主要问题在于缺乏对消毒药及消毒方法的有效性验证,寒冷天气使很多消毒药的药效受到影响,例如,经过测定在-4℃以下,火碱(氢氧化钠)的杀菌能力将显著下降。

 

经过时间证明,非洲猪瘟是可防可控的,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工作着手:一、外防输入,对病毒进行阻断,本质在于不让病毒接触到猪只,把病毒阻挡消灭在猪的体外,做好人员消毒、物资消毒、猪的消毒(尤其是引种)、车辆的消毒。虽然现在还没有科学数据的支持,但通过对养猪场老板、技术人员、养殖户反映情况推理,90%以上发病猪场的导火索都出现在卖猪过程,这提醒了广大养殖户,一定不要让外界车辆、外来人员进场。

 

二、内防扩散,非洲猪瘟的传播速度其实非常缓慢,根据现在的检测手段,已经完全有办法提前做到扩散前的精准剔除。非洲猪瘟防控的真正难点,在于能否做到上到老板,下到饲养员上下同心,严格遵循生物安全要求,执行力是非洲猪瘟防控的关键。

 

3、营养抗病在猪场生产环节非常重要,请问王爱勇老师有没有确实的数据表明营养在防控非洲猪瘟方面的作用?哪些营养对防控疾病有帮助?有没有较好的方法可以通过增加营养的吸收转化来提升机体的抗病能力。

 

王爱勇: 我们讨论非洲猪瘟防控离不开逻辑思维和原点思维。从原点说起,传染病流行的基本过程离不开“传染源、传染途径、易感动物”三大因素,我们有效的控制其中一个因素就能阻止传染病的传播。如果外部生物隔离消毒有漏洞,保护易感动物就变得重要,我们知道病毒一旦突破外部生物安全防线进入动物机体,传毒和机体斗争的结果都是:一、病原体被清除;二、隐性感染;三、健康携带;四、发病;五、死亡。如果动物机体强大了,就安然无恙,免疫力下降了就发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所以外部生物安全有漏洞,猪群的“免疫平衡”状态就异常重要!如何保护易感动物呢?加强基础免疫的同时,注射疫苗提升特异性免疫力,但是非洲猪瘟目前没有有效的疫苗和治疗药物可用,只有提升非特异性免疫力。提升动物健康体质只有通过环境的改进、抗病营养和精细的饲养管理这些手段。

 

如何通过营养来提升抗病能力呢?抗病营养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要根据品种、饲养管理、疾病防控、生物阻断等多个方面综合考量。诸如说中国母猪PSY平均18头左右,美国25头,丹麦32头以上,差异巨大,我们把欧美的品种引进中国,基本抄袭欧美的营养标准、饲养管理、疾病防控,方方面面都不输于欧美,但为何生产性能却依旧差异巨大?我觉得关键在于环境。拿石家庄举例,每年7月-9月,平均温度在25℃-40℃,此时美国13℃-23℃,丹麦13℃-20℃。母猪的适宜温度在18℃-20℃,哺乳母猪采食量在18℃月时是7-8公斤,29℃时是4公斤左右,在7-9月,中国的母猪采食量会减少30-50%,摄食量的减少导致营养水平大大不足,免疫力严重下降了,所以中国只有合格母猪饲料,没有好用的商品母猪饲料。所以猪场要额外自行添加油脂、鱼粉、多维等多种营养素和添加剂。

 

针对猪群的健康度我们应该从三点进行评价:第一点从便秘、泪班、背部铁锈线等猪的外观体型进行评估;第二点,从生产性能评价,对初生重、断奶重、发情率综合考虑,这些指标与营养管理有关,与猪群的健康状况息息相关;第三点,从生化指标进行评价,全方面评价猪群的非特异性免疫力强弱。所以抗病防非要“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动物”三管齐下!

 

4、如果病毒真的进入猪场,那我们如何对发病猪场进行定点清除,让猪场快速恢复正常生产,请李金龙老师为大家分享讲解。

 

李金龙: 2018年8月份开始,中国的养殖业出现非洲猪瘟后,我们经历过束手无策,但是通过中国独特的养殖模式,和中国养猪人员的技术水平的提升,比较庆幸的是我们找到了“精准剔除”的防控方法。

 

有很多人反映,感觉非洲猪瘟的疫情好像平息了,病毒的毒性减弱了。但大家从另一个角度思考,大家对于猪的重视程度也是越来越高,随着猪价的上涨,一旦发现问题猪,首先采取的措施不是进行检测,而是马上清栏,转化成资金入袋为安,其实这也是一种无形的精准剔除。

 

大家需要意识到,精准剔除技术不能成为猪场内常态化的生产措施,只能作为救急的方案。精准剔除技术在防控非洲猪瘟方面,是作为最后一道,猪场想要持续盈利长期发展,猪群的整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生物安全可以减少猪只与病毒的接触,虽然做到100%的生物安全可能性不大,但我们还是需要尽其所能,在兼顾人性和猪的感受的同时,将猪场生物安全做到极致,准备工作完善后再考虑一旦生物安全存在漏洞时我们应如何补救。

 

一个健康的猪只,如果真的遇到病毒,是存在感染阈值的,只有当病毒载量达到感染阈值时才会引起发病。在极低水平病毒载量感染时,健康猪只防御能力有效清除病毒入侵,而病弱猪只感染阈值要远比健康猪只低,更容易快速发病。因此,整体猪群猪只健康度越高对疾病防御能力越强。特别提醒不能将精准剔除作为养猪业常态化的技术,生物安全网构建+猪群猪只健康管理才是防控非洲猪瘟入侵的最有力策略。

 

5、中国很多地区都是山区,蜱虫的存在非常广泛,在非洲猪瘟防控上面,昆虫的防控,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所以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林青为大家讲解寄生虫与非洲猪瘟的关系。

 

林青: 寄生虫问题在猪场生产过程中常常被忽略,但寄生虫往往会和一些重要的病原混合感染,起到协同作用,共同危害。所以希望大家在高度关注非洲猪瘟防控的同时,不要忘记寄生虫病方面的研究及防控问题。

 

目前,在国际上已经证实软蜱可以感染非洲猪瘟病毒,同时会在其体内复制增殖。一旦病毒通过软蜱作为媒介生物传播时,它将会更加难以防控。因为,蜱虫体型小,分布广泛而零散,在任何地方都有可能存在。

 

我们在非洲猪瘟防控上,除了做好猪场生物安全措施,还要做好病毒的阻断工作,切断病毒与传播媒介的接触,切断软蜱及其他媒介生物与猪的接触。另外在环境层面,猪场要做好对软蜱及其他可能带毒生物的消杀,这对于生物安全阻断,是非常有必要的,要将猪场周围环境的媒介生物尽可能消灭干净。

 

6、福建魁强牧业经受住非洲猪瘟的考验,请问采取了那些积极的措施?有没有好的经验给我们提供?

 

林文魁: 团队结构对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我们要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做,简单的事情程序化运作。猪场生产前要做好四步。第一步“消”,消毒过程不是简单的传统雾化消毒,除了人员和疫苗外所有物品全部要经过75℃以上半个小时高温处理才能进场,消毒一定要“透”;第二步“喂”,饲料严格进行消毒,结束后才能进行饲喂工作,注意营养管理,合理营养调配,适当增加动物蛋白和植物精油来提高综合免疫能力;第三步“测”,一定要对猪场内的可疑猪只及时进行检测;第四部“移”,不管是小猪还是母猪,都要配有专车转运,减少与外界环境的接触。做好这四件事,猪场生产才会有所保障。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