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进入凤凰山种场做技术员,12月升任分娩舍主管;2019年9月开始兼任区长;2020年1月,他被任命为场长助理。
伴随着职位的晋升,余万庭开始转型管理,工作内容和性质也开始发生本质变化。
他知道,管理分人和事。而事都是人干出来的,所以管理归根结底还是管理人。对上,他是执行者,没有理由全力以赴完成任务;对下,他要带领团队,培训团队,完成目标。他自我总结什么是管理?首先是管理好自己!
以下,是余万庭的口述。
执行 执行 再执行
我觉得做管理者的前提,就是做一名好员工;而做一名好员工,就是要不折不扣地执行领导交代的工作,关注公司的规章制度能否切实落实。
记得我刚来场里没两个月,场长就说要全面清理圈舍,包括打扫粪坑。那是第一次遇到打扫粪坑,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工作无法推脱,命令就得执行。
我是第一个跳进粪坑的,比较尴尬的是粪坑又窄又矮,蹲在里面实在有点施展不开,我只有一会儿蹲着一会儿跪着……同事们也都纷纷行动起来,我们齐心协力把工作干好了,每个栋舍都洗得干干净净!现在回想起来,可能那时候王亿场长觉得我执行力强,做事情积极主动,有点儿带头那个意思。
在管理工作中,我也遇到过员工不按要求执行制度的。
去年参加完场长助理培训回来推广高效化生产,同事们没有养成按时填写可视化看板的习惯。刚开始我就一边做一边培训他们,后来我发现效果不好,就要求强制执行。
有的同事对新加入的工作流程不够重视,认为这不是影响生产的大事儿。但在我看来,既然集团出了规定,就一定有它存在的道理,因此每一个细节都必须执行到位。
我一直有一种想法——规定、制度这种东西有时候不需要知道为什么,理解了就去执行,不理解就在执行中思考,因为不实践永远看不见成效。
学做管理,首先是管理好自己
晋升的速度对我来说算比较快吧,肩上的担子也不断加重。我也一直在思考,如何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从表面上看,管理干部好像是在管别人,但实质上首先是在管自己。就像我们场长王亿,凡事他都以身作则,这是一种责任心的体现。
我坚信,只有先管好自己、不断提升自己,才能管理他人,才有资格管理他人,团队才会进步。
去年有一次,受非瘟防控要求的影响,我们的断奶仔猪不能及时转出造成了分娩舍压栏,而部分母猪已经临近预产期了。仔猪转出后距离预产期仅剩3天,出栏次日这批母猪就需要上产床。留给我们清理栋舍的时间不足24个小时——只能加班。但时间太紧了,中午加班、晚上加班,不免有同事抱怨。考虑到第二天还有正常的工作,我就留下一个技术员和我加班,那个通宵我们已经忘记了时间,只想在第二天赶猪前收拾好。晨光依稀之际我们终于完成了工作,出来看到太阳的那一刻太美妙了。后来好多同事都来关心我们,昨天抱怨的同事也在。我想,这一个通宵是值得的,起码获得了不少信任。
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人都有不足,惰性、粗心、执行力差甚至业务技能上的欠缺,我也有过。
我拿什么去管理别人呢?只有先做好自我管理——良好的品德、过硬的专业技能、优秀的管理技能以及强有力的执行力,才能让同事更信服我。
与其说是管理,不如说是一种合作,是我和我的团队在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