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有下过一场雪,但陕西早已步入了冬天。不过,陕西人的热情,却让我们暖意融融。
穿过大门的人员消毒通道,进入陕西安佑气势恢宏的办公大楼,却有些寂静和空旷,诺大的大楼空无一人。我们想,可能是周末的缘故吧。
一问才知道,“平时这大楼里也没有人!”陕西安佑总经理程彬对我们说。
他正在办公室看一本书——《冰鉴》。他说,除了工作,他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休息日和接待客人,他才会到办公楼来,工作时间他基本上都和员工一起在门楼办公,他透过窗户指了指,就是我们刚刚通过消毒通道的地方,很矮很小。
为什么放着这么好的大楼不住却去挤门楼?程总说:逼出来的!
危机引发“精员合岗”
和所有饲料公司一样,陕西安佑也面临非洲猪瘟、中美贸易战引发的严重冲击,销量直线下滑, 利润逼近于零。程总和几位管理人员急得团团转,但办公楼一些员工却不来气。上班还是磨磨蹭蹭,下班还是一阵风就不见人影。平时你好我好大家好,下来却说三道四。销售人员在外面打拼,办公室人员却抱怨收入少。员工出去办点事,总要找理由耽搁上半天。
在生产总监张永超口中,问题还要严重些:陕西安佑在客户中的口碑在往下降,有时客户开完票,要到另一间办公室打发票,却找不着人;有的司机开了上百公里,到了才发现事情办不成;营销人员介绍来的客户,进了办公室却不知道由谁接待。办公室每天都有人,还是很忙的样子,但工作却谈不上效率。反馈在数据上,就是客户的流失。
今年四月,管理层开了一个会,决心对内务管理进行变革。
程彬总经理说:解决这些问题的想法在管理层中酝酿了很久,但一直没有下决心,原因在于还没有多少危机感。没有危机感,步子就可以缓一缓,因为每天都有很多事,集团各项指标的压力也大。“有句话叫,‘退潮时,才能发现谁没有穿裤子’,平时还可以过得去的,但到了这个时候,才发现有些问题非解决不可。”
从四月到十月,陕西安佑管理层一直在酝酿对内务实行精细化管理,他们叫做“精员合岗”。
“思考成熟了,才发现解决起来并不是想像中的那样难。”生产总监张永超是执行者之一,他认为是危机逼出了变革的勇气,有了勇气,问题就迎刃而解。“比如精员,以前觉得是个大难题,但一按规定和原则来,公开透明公正,结果也不难解决。耐心细致做工作、讲道理、严格执行补偿政策、按业绩说话,精下去的员工也口服心服。
从90多名员工,先精减到81人,又精减到60余人,最后减到了57人,工作照样做走了,并且做得比原来还要好。办公室管理人员更是从20来个人,精减到11人,其中还包括两个老总。
张永超掰着手指算了一下,以前有总经理办公室、财务办公室、销售办公室、行政办公室、生产办公室、采购办公室、品管办公室7个,现在留下来的只有总经理办公室、财务办公室、综合办公室。除有特殊性质的财务办公室外,总经理办公室也搬到了门楼,和所有员工一起办公。
集中到门楼办公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人少了、事就多了,遇事经常要有个商量、衔接,大家在一个更方便些;还有,就是管理层发现,办公室多了,员工之间连心理上都会隔一堵墙,都以为别人干得少自己干得多、自己拿得少别人拿得多。内部矛盾就是这么出来的。
管理细化:1+1大于2
一起办公,沟通方便了,工作透明了,结果,员工与员工相互越来越理解了,才发现每个岗位都不容易。管理也是,变革之前,老觉得办公室工作难以量化,精员合岗后,才发现很多岗位都可以细化为模块,一个模块定一定责任、报酬,就可以量化管理了。这样一实施,多劳多得少来少得,工作由以前的躲着做变成了争着做。
程彬总经理给我们举了接送我们的司机孙超峰的例子,以前他只是单纯开车,现在他除了开车,还做卫生、做消毒、开采购单、做销售内勤,每天总有忙不完的事。他增了收,公司也节了支,一个月他打扫两次院子,挣300元,但原来请保洁的开支是2000元。又比如公司的两个厨师,现在不仅要做好厨房的事,周一至周五还要值门卫的夜班、兼宿舍楼的保安。以前是保安公司请保安,身在曹营心在汉,员工们觉得沟通起来难。
“有些变化甚至是你想都想不到的。”生产总监张永超还是给我们举厨师的例子,以前厨师做什么员工就吃什么,做得好也吃做得差也吃,有时一道菜连吃了几个月,见着就反胃,但厨师又是勤勤恳恳的,也不好说什么。现在一人多岗,又经常在一个办公室,心渐渐地就通了,结果是每天大家一起开菜单,照菜单买菜做饭,费用还在微信群公开,员工食堂就变成大家喜爱的家了。
张永超给我们画了一张办公室人员座位图,进门第一个座位就是总经理程彬的,中间还空着一个,是公用的,大家都可以到这里来开票。
岗位变成了模块,模块用来竞争上岗,就催生了公开透明。现在不仅厨房的事要公开,生产、销售、所有的事都要公开,公司为此建了若干微信群,如车辆管理群、生产计划群、生产部工作群、营销计划群等等,张永超总监递过手机让我们看,比如环保部门经济要检查的脉冲除尘器、永磁桶,每天清理完后就发照片进群,这样相当于每天做了一次自查。
精员合岗使员工收入增加,使公司成本降低。更重要的是,员工们都觉得有干头、有奔头,干劲更足了,服务意识更强了。
张永超给我们举了一个例子,以前客户开票中午来一般找不着人,但现在人人抢事干,办公室就随时都能找着人了。现在拉饲料的司机都爱跑陕西安佑,因为方便。“别小看了司机,有些司机就是客户的亲戚什么的,有时一句话,胜过营销人员说半天。”“一次有一个定单,客户本来在安佑和另一家公司之间犹豫,司机插了一句‘要我选,我就选安佑,一是他们专业,二来他们的产品安全’,一比较,客户就到安佑来了。”员工们对此深有感慨。员工们发现,司机还是很好的信息员,天南海北,什么信息都知道,集中办公后,司机成了香饽饽,大家都爱和司机交朋友,因为对市场了解越多,越能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精细化管理让陕西安佑精神层面也步入了上升通道,员工们不仅爱做事,爱问、爱说,还爱读书,学习渐成新时尚,明年的工作打算,很多员工写上了书目。
“一个人不想做事时,就是事到了眼前都看不到;一个人一但想做事,身边到处都是事,找事情做,已经成为了陕西安佑员工的一种快乐”张永超说。
从“衙门”回归“企业”
“改到如今,才发现原来人人身上都会沾上些官僚作风。有了官僚作风,企业就变成了衙门,只有权力,没有动力、没有活力、没有竞争力。”陕西安佑在变革中发现,一但把市场压力传递给员工,让员工们目标明晰,竞争意识就会激活,官僚习气自然就无踪无影了。
将市场冷暖传导给员工,员工从关心自己的命运出发,也会关心企业的命运,逐渐就形成了团队力量、创新活力。比如许多饲料厂都在往多元化方向走,种类越来越多,员工们一讨论,就形成了共识,还是单一些、做品牌、做高端更有竞争力,因为这样技术、资金、营销才能投射到一个点上,才能形成规模效益。受非瘟影响,公司销量曾掉到2000吨一个月,经过整顿和变革,现在销量已经提升到了4000吨,比去年同期还要好。
又比如以前结算方式多,销得越多,赊得越多,虽然算起来有利润,但手头却没钱。员工们建议全部实施现金交易。开始以为销量会下降,结果反而稳中有升,因为都去抓优质客户去了。这样,陕西安佑的资金链就活了,以前帐上100来万元是常事,现在帐上经常都在1000把万。
采访结束的路上,陕西仍然是寒风猎猎,但我们对陕西安佑充满了信心。我们想起郑板桥的一句诗: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这就是陕西安佑,在秋天的萧杀里删繁就简、轻装上阵,由此自辟新路、自我革命,陕西安佑通过创新、创造,一定会走向一个更加明媚的春天。
这是陕西安佑的办公大楼:气势恢宏
这就是陕西安佑现在办公的门楼:简洁朴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