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骑力士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栏 > 品牌 > 内容

勃林格:中国未来肯定会恢复6亿头猪出栏量,每头猪都值得最佳保护

农财宝典畜牧版 2019-12-23

阅读()

2003年,BI进入中国,刚好赶上了中国猪业的规模化进程起步。从零起步,它培育了很多用户,也培育了很多养殖理念。无论是蓝耳苗,还是圆环苗,BI的产品和方案都能在行业里引领风骚。
  如果我们回顾中国养猪业的历史,就会惊讶地发现,勃林格殷格翰(以下简称BI)这家公司基本上踩准了中国猪业狂飙突进的节奏,见证了中国猪业的曲折发展。
 
  2003年,BI进入中国,刚好赶上了中国猪业的规模化进程起步。从零起步,它培育了很多用户,也培育了很多养殖理念。
 
  无论是蓝耳苗,还是圆环苗,BI的产品和方案都能在行业里引领风骚。这十几年,中国猪业风云变幻,BI一路高歌猛进,成为中国猪疫苗市场的领导者。
 
大卫
  BI大中华区动保负责人David Gocken。
 
  2018年,非洲猪瘟突如其来,对行业生态的改变是颠覆性的。
 
  许多动保公司卖不动传统疫苗,开始转型靠消毒药和清洁类产品维持生意。还有不少企业直接裁员,或者休养生息。
 
  有人说,以前猪业务做得越好,现在的压力越大。
 
  我们发现,老牌外资企业的敏感性和韧性确实值得尊敬。2019年初,BI就提出了“一头都不能少”的猪业发展理念。2019年9月,BI上市了非洲猪瘟风险管家微信小程序ASF combat。
 
  作为著名的猪疫苗领军企业,BI现状如何?它的管理层如何看待中国猪业的发展?如何判断未来的市场前景?
 
  2019年10月19日,2019李曼养猪大会在郑州召开。农财宝典记者现场专访了刚刚上任的BI大中华区动保负责人David Gocken和中国猪业务负责人Chris Beard。
 
BI大中华
 
  从右往左:BI大中华区动保负责人David Gocken、中国猪业务负责人Chris Beard
猪业务市场部负责人黄念、农财宝典畜牧版主编彭进
 
  农财宝典:勃林格殷格翰刚刚调整了大中华区动保的负责人,这是否与非洲猪瘟的影响有关?另外,BI猪业的份额和地位在BI内部的地位是否会下降很多?
 
  David:这两个问题非常好,也非常犀利。目前确实有BI大中华区管理层的变动,但是您这个逻辑我不太同意。不是因为有了非洲猪瘟,就有人事变动,这实际上是一个巧合。由于中国市场战略地位的重要性,BI一直是把全球高水平的管理者放到中国。郎世峰博士从2014年开始带领中国团队,市场有长足的进步和增长。郎博士离开中国后,在BI总部负责猪业务,有一项工作就是评估和制定BI猪业全球的战略,他现在的工作非常重要,与我们中国的业务还是紧紧联系在一起。而我本人和Chris都具有资深的猪业务经验,这些都表明BI始终高度重视中国猪业务。
 
  您的第二个问题,关于BI猪业务的重要性。从BI进入中国,猪业务一直是我们在中国的基石。随着发展,我们的产品线越来越丰富。在与梅里亚合并之后,我们有了更为强劲的家禽业务、宠物和反刍动物业务。作为一个公司来说,我们的抗风险能力和综合能力更强了。但是从长远来看,猪业务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中国猪业务的重要性更是毋庸置疑的。BI猪业务成功的前提,必须首先是BI猪业务在中国的成功。
 
  农财宝典:目前官方的初步统计,大概是母猪减少30%以上。民间估计更为严重。从勃林格的内部判断来看,你们认为,假如以出栏6亿头猪为基准,中国大概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恢复正常?
 
  David:目前来看,中国整体的产能下降肯定是有的。然而非洲猪瘟影响一直处于动态发展中,所以我们还无法判断最终程度会到多少,但我们尊重官方的统计数据。你问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如果我们假设出栏6亿头是一个正常水平,何时才能恢复。首先,肯定会恢复,因为中国对动物蛋白和猪肉是刚需。全世界所有的国家都不可能来对中国的产能缺口进行弥补。至于要多长时间才能恢复,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它取决于整个产业的生物安全和健康管理水平,当水平越高,恢复的速度就越快。
 
  农财宝典:非洲猪瘟在中国形势非常严峻,勃林格殷格翰在全球和中国做了哪些努力来帮助中国养猪户?
 
  Chris:从防控非洲猪瘟的角度,勃林格殷格翰做了很多努力。总体来说,我们相信防控有道,一切都是从预防的角度出发。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两件事情:
 
  第一方面,当非洲猪瘟给产业带来很大影响时,我们在生物安全上做了很多努力。在没有疫苗的情况下,非洲猪瘟来临,生物安全是我们能做的力所能及的事情。所以我们做了很多生物安全防护的工作,来与养殖户交流。举例来说,在刚刚过去的中国猪业科技大会上,我们上市了非洲猪瘟生物安全防控管家工具(ASF combat) 。我们和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以及30多位专家一起,把我们在全球已有的生物安全工具进行了更新。养殖户可以使用,用来评估猪场的生物安全,用于查漏补缺。
 
  第二个方面,勃林格殷格翰是一个全球性的企业,有全球资源优势。中国并不是全球第一个发生非洲猪瘟的国家,当非洲猪瘟来临时,我们邀请了欧洲等地有过非洲猪瘟防控经验的专家来与中国的养殖企业及专家交流,将他们的经验带入中国,帮助中国养殖业进行有效防控。未来,当中国有了更多经验,我们也会考虑邀请中国专家到东南亚甚至欧洲交流。
 
  农财宝典:勃林格作为全球性的知名公司,我相信你们也会非常关注非洲猪瘟疫苗。不知道你们是否有研发和生产非洲猪瘟疫苗的计划?你们如何看待中国正在热议的非洲猪瘟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争议?
 
  David:非洲猪瘟在中国爆发之前,实际上已经是困扰全球的一个问题。勃林格殷格翰一直是把它作为优先考虑的重要课题研究,投入了大量资源,所以我们的确是在非洲猪瘟疫苗的研发方面有准备的。
 
  谈到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我们必须得看数据。由于目前市场上还未有获批的非瘟疫苗,我们并没有看到相关的数据,所以无法给予评价。但是我相信,作为市场最期待的一个疫苗,大家对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都是有期待的。
 
  Chris:今天在我们的展台,有一个“一头都不能少”宣传。现在,每一头猪都关系到老百姓的餐桌。我们只能说,在没有疫苗之前,我们只能通过生物安全措施去防控非洲猪瘟风险。
 
  农财宝典:能不能详细解释勃林格殷格翰提出的“一头都不能少”活动?它包含哪些计划和方案?
 
  Chris:这实际上是我们在今年初就提出来的。尤其是在当下这个时候,非常应景。猪价都在谈破20元/斤了。猪肉供应确实比较紧俏。现在,在中国每一头猪都值得保护。
 
  过去的一年,我们不仅看到存栏受到影响,也看到猪场的生产效率受到了影响。一方面是育种效率降低,另一方面猪场的现金流压力也非常大。据我们了解,很多猪场都在削减成本,在健康防护方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成本压缩。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该尽量提高猪场的生产效率,每一头猪都值得最佳的保护。所以我们觉得在生物安全以及疫苗免疫方面,更应该值得去投入,才能迎接高利润的周期,同时保障整个国家的生猪供应。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