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骑力士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栏 > 技术 > 内容

氟尼辛普甲胺在养猪生产中的临床运用技术

养猪管理与技术 2025-04-15

阅读()

氟尼辛普甲胺在养猪生产中是一种高效的抗炎镇痛药物,主要用于缓解猪群的发热、炎症和疼痛,尤其在感染性疾病、术后恢复及应激管理中应用广泛。

氟尼辛普甲胺在养猪生产中是一种高效的抗炎镇痛药物,主要用于缓解猪群的发热、炎症和疼痛,尤其在感染性疾病、术后恢复及应激管理中应用广泛。

 

氟尼辛普甲胺在养猪生产中的临床运用技术

 

以下是其在养猪生产中的具体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一、主要临床应用场景

 

1. 病毒/细菌感染性疾病的退热与抗炎

 

• 适用疾病:

 

◦ 病毒性疾病:猪流感、猪圆环病毒病、蓝耳病、伪狂犬病等引起的高热(体温≥40.5℃)、精神沉郁、食欲减退。

 

◦ 细菌性疾病:猪链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病、猪肺疫等导致的发热、关节肿胀、呼吸道炎症。

 

• 作用:快速降低体温,减轻病毒/细菌感染引发的全身炎症反应(如血管通透性增加、组织水肿),改善猪群采食和精神状态,为对因治疗(如抗生素、抗病毒药物)争取时间。

 

2. 关节炎症与疼痛管理

 

• 适用病症:

 

◦ 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等感染引起的化脓性关节炎(关节肿大、跛行、不愿站立)。

 

◦ 外伤、运输应激或栏舍粗糙导致的关节损伤、肌腱炎。

 

• 效果:缓解关节肿胀和疼痛,恢复猪只运动能力,减少因疼痛导致的采食量下降和生长受阻。

 

3. 母猪产后炎症与疼痛

 

• 适用场景:

 

◦ 母猪产后子宫炎、乳腺炎、无乳综合征(MMA):减轻产后子宫收缩痛、乳房红肿热痛,促进乳汁分泌。

 

◦ 剖腹产或难产手术后的镇痛,加速母猪产后恢复,提高哺乳效率。

 

• 用法:产后24小时内肌注,配合抗生素(如头孢噻呋)控制感染。

 

4. 呼吸道疾病的辅助治疗

 

• 在猪支原体肺炎、传染性胸膜肺炎等呼吸道疾病中,与泰妙菌素、氟苯尼考等抗生素联用:

 

◦ 减轻肺部炎症反应(如肺泡水肿、黏液分泌过多),缓解咳嗽、呼吸困难。

 

◦ 改善猪群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增强抗生素疗效。

 

5. 抗应激与术后恢复

 

• 运输应激、转群应激:降低应激导致的体温升高、采食量下降,减少应激性炎症(如肠道黏膜损伤)。

 

• 去势、断尾等手术:术后肌注减轻伤口疼痛,降低因疼痛引发的争斗和生长抑制。

 

二、用法与用量(以猪为例)

 

1. 给药途径

 

• 肌肉注射:紧急治疗或个体猪只(如病猪、母猪产后),起效快(15-30分钟),推荐剂量:

 

◦ 常规治疗:2-3 mg/kg体重,每日1次,连用3-5天(如发热、关节炎)。

 

◦ 母猪产后镇痛:3-4 mg/kg体重,产后6-12小时注射1次,可配合抗生素。

 

• 混饮/拌料:群体防控或预防(如病毒病流行期、转群前后),需选择水溶性制剂:

 

◦ 饮水:每升水添加50-100 mg(以氟尼辛普甲胺计),连用3-5天。

 

◦ 拌料:每吨饲料添加100-200 g,连用不超过5天。

 

2. 注意事项

 

• 休药期:猪的休药期通常为28天(具体以兽药说明书为准),屠宰前严格停药,避免药物残留。

 

• 疗程限制:连续使用不超过5天,长期使用易引发胃肠道损伤(如胃溃疡)或肾脏负担。

 

• 适用猪群:

 

◦ 禁用于妊娠后期母猪(可能影响胎儿血液循环)和肝肾功能不全猪只。

 

◦ 仔猪(尤其是哺乳仔猪)需减半剂量,避免胃肠道刺激。

 

三、联合用药方案

 

猪场用药

 

四、常见问题与风险控制

 

1. 胃肠道副作用:

 

◦ 单胃动物(猪)长期使用易引发胃溃疡,表现为呕吐、黑便。建议:

 

◦ 避免空腹给药,拌料时添加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

 

◦ 不与其他NSAIDs(如阿司匹林、卡巴匹林钙)联用。

 

2. 肾脏损伤风险:

 

◦ 脱水、电解质紊乱时使用可能加重肾脏负担,用药期间需保证充足清洁饮水。

 

3. 耐药性与滥用:

 

◦ 仅用于有炎症/疼痛症状的病猪,不可作为“退烧药”盲目使用(如正常体温猪群)。

 

◦ 必须配合对因治疗(如抗生素、疫苗),避免仅用氟尼辛“退烧”而延误病情。

 

五、总结

 

氟尼辛普甲胺在养猪生产中是对症治疗的关键药物,尤其适用于发热、炎症和疼痛的快速控制,但需严格遵循“精准用药”原则:

 

• 精准诊断:确认猪群存在发热(>40℃)、关节肿胀、呼吸急促等炎症症状时使用。

 

• 合理剂量:按体重计算剂量,避免超量或长期使用。

 

• 联合对因治疗:与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或营养调节剂配合,从根本上解决病因。

 

• 休药期管理:确保出栏前停药,避免药物残留风险。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