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骑力士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栏 > 技术 > 内容

5招教你低成本防控猪传染性胃肠炎,轻松应对爆发期

养殖技术 2025-02-28

阅读()

猪传染性胃肠炎(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of Swine,TGE)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以呕吐、腹泻和脱水为主要特征。

猪传染性胃肠炎(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of Swine,TGE)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以呕吐、腹泻和脱水为主要特征。本病传播迅速,仔猪死亡率高,给养猪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a href=猪病" />

 

一、病原与流行特点

 

病原体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属于冠状病毒科,对环境抵抗力较弱,高温、紫外线、含氯消毒剂可有效灭活。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猪的粪便、呕吐物及乳汁中。

 

易感群体

 

各年龄段猪均可感染,但仔猪(尤其是 1 周龄内)最为敏感,死亡率可达 90% 以上。成年猪多呈隐性感染或症状轻微。

 

传播途径

 

直接接触:通过病猪的排泄物、分泌物传播。

 

间接接触:经污染的饲料、水源、工具、车辆等传播。

 

空气传播:病毒可通过气溶胶在猪舍内扩散。

 

二、临床症状与诊断

 

典型症状

 

仔猪:突然呕吐,随后剧烈腹泻(粪便呈水样、黄色或灰白色),迅速脱水、消瘦,常因衰竭死亡。

 

育成猪与成年猪:症状较轻,表现为食欲减退、腹泻,1 周左右可自愈。

 

母猪:可能出现短暂腹泻或无症状,但哺乳母猪发病会导致乳汁带毒,感染哺乳仔猪。

 

诊断方法

 

临床观察:根据典型症状初步判断。

 

实验室检测:通过 PCR 检测病毒核酸,或采集病料进行病毒分离鉴定。

 

剖检特征:小肠扩张、肠壁变薄,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三、综合防治措施

 

(一)预防措施

 

疫苗接种

 

母猪免疫:后备母猪配种前接种 TGE 疫苗(如灭活苗或弱毒苗),产前 4-6 周加强免疫,使仔猪通过初乳获得被动免疫。

 

仔猪免疫:对高风险猪场,可在仔猪出生后 24 小时内滴鼻接种弱毒苗。

 

生物安全管理

 

严格引种检疫:新引入猪需隔离观察 21 天,确认无病后方可混群。

 

切断传播链:禁止无关人员、车辆进入生产区,工具专用并定期消毒。

 

全进全出:批次间彻底清洁消毒猪舍,空置 7 天以上再进新猪。

 

环境控制

 

温湿度管理:仔猪保温箱温度控制在 28-32℃,避免低温应激。

 

通风与干燥:保持猪舍通风良好,减少氨气浓度,降低病毒存活时间。

 

饲养管理

 

营养保障:提供优质饲料,避免霉变,增强猪群免疫力。

 

分群管理:按日龄、体重分群,减少争斗应激。

 

(二)发病期应急处理

 

隔离与消毒

 

立即隔离病猪,对污染区域用 2% 氢氧化钠或过硫酸氢钾彻底消毒。

 

粪便、垫料等无害化处理(深埋或焚烧)。

 

对症治疗

 

补液防脱水:口服补液盐(配方:氯化钠 3.5g、氯化钾 1.5g、碳酸氢钠 2.5g、葡萄糖 20g,加水 1L),严重脱水仔猪需腹腔补液。

 

控制继发感染:使用抗生素(如恩诺沙星、阿莫西林)预防细菌性腹泻。

 

中药辅助:灌服白头翁散、四逆汤等,缓解腹泻症状。

 

加强护理

 

提供温暖干燥的环境,减少仔猪活动。

 

对发病母猪停喂 1-2 餐,恢复后逐步增加饲料量。

 

四、日常管理关键点

 

定期监测:每月抽样检测猪群抗体水平,及时补免。

 

人员培训:对饲养员进行防疫知识培训,提高疫病识别能力。

 

记录与复盘:记录发病情况、用药方案及效果,分析原因并优化防控措施。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控需坚持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的原则,通过疫苗免疫、生物安全、环境控制和精细化管理降低发病风险。一旦出现疫情,应快速隔离、对症治疗并强化消毒,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养殖户需与兽医保持密切沟通,根据猪场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防控方案,保障养殖效益。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