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仔猪黄白痢等细菌性腹泻的综合治疗方案
细菌性腹泻属于仔猪阶段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其中主要病原为猪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发病日龄从7日龄至1月龄不等;且仔猪的发病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治疗难度也越大。
对此关于仔猪黄白痢的综合性治疗方案(中兽药+抗生素),讲解如下:
1、仔猪细菌性腹泻发病率高的原因:
①母猪带毒:
当母猪健康状况下降,或自身大肠杆菌携带超标时,便会通过母乳或粪便,感染至哺乳仔猪,导致仔猪发生腹泻;
②猪舍温度低、湿度大:
“仔猪怕冷,大猪怕热”,对于这一规律体现,就是当圈舍环境下降时,仔猪非常容易受凉而发生腹泻,另外当水源过冷或污染时,同样可致腹泻的发生;
③换料应激:
当仔猪没有在哺乳阶段做好教槽料的饲喂时,就会在断奶时,极易出现肠道不适应,而出现腹泻;
④母乳质量较差:
当母猪感染蓝耳等疾病时时,母乳会变得稀薄,营养成分缺失;
当母猪膘情过肥时,母乳脂肪含量变得过高浓稠,会导致仔猪易腹泻;
2、仔猪腹泻的典型表现:
①10日龄前腹泻一般为黄痢,粪便发黄,呈现浆糊样,胃内含有未消化的凝乳块和气泡,脱水严重,体型干枯、炸毛,眼窝深陷,死亡率高;
②10日龄后腹泻一般为白痢,粪便发白,糊状,死亡率低;
③1月龄以上腹泻一般为灰白色下痢(副伤寒),仔猪粪便中含有坏死组织纤维物,或皮肤疹块;
二、猪细菌性腹泻是养猪业中常见的疾病之一,以下是一些防控技术:
1. 加强饲养管理
- 保持猪舍清洁、干燥、通风良好,定期消毒,减少环境中的病原菌数量。
- 合理控制猪群密度,避免过度拥挤。
- 提供充足、清洁的饮水和营养均衡的饲料,增强猪只的免疫力。
2. 严格执行生物安全措施
- 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避免不同批次猪只混养。
- 对新引进的猪只进行严格的检疫和隔离观察,确保无病后方可混群。
- 人员和车辆进出猪舍要严格消毒。
3. 疫苗免疫
- 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和猪群状况,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免疫接种,如大肠杆菌疫苗、沙门氏菌疫苗等。
4. 药物预防
- 在仔猪出生后,可口服适量的微生态制剂或抗生素,如土霉素、庆大霉素等,预防细菌性腹泻的发生。
5. 及时治疗
- 一旦发现猪只出现腹泻症状,应及时隔离治疗。根据病原菌的类型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注意补充电解质和水分,防止脱水和酸中毒。
6. 加强母猪管理
- 做好母猪的免疫接种和保健工作,保证母猪健康,提高初乳质量,为仔猪提供良好的母源抗体保护。
7. 仔猪护理
- 做好仔猪的保温工作,特别是在出生后的前几天,适宜的温度有助于减少腹泻的发生。
- 仔猪尽早吃到初乳,增强抵抗力。
总之,防控猪细菌性腹泻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措施,从饲养管理、生物安全、免疫接种、药物预防和治疗等方面入手,才能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和传播。
三、仔猪腹泻治疗方案:
①抗生素:恩诺沙星+硫酸庆大霉素,或复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硫酸新霉素;
②中兽药:白龙散(清热燥湿,凉血止痢)或白头翁散(清热解毒、凉血止痢)、苦参止痢颗粒(清热,祛湿,止痢,泻火);
③防脱水:葡萄糖20克+氯化钠3.5克+氯化钾1.5克+碳酸氢钠2.5克+1L水;
使用时,选择上述的适当抗生素+适当的中兽药+防脱水电解多维治疗,治愈率较好。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