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骑力士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栏 > 技术 > 内容

导致母猪致死的几类疾病汇总与防控方案分享

养猪管理与技术 2024-07-26

阅读()

夏季炎热季节多发,特征为猪只突然死亡,腹胀鼓气,口鼻分泌泡沫状粘液,死猪肛门外翻,胃内容物较多,肠壁变薄,食欲好的猪只发病率更高,死亡率超过80%。

除了烈性传染性疾病(如猪瘟)导致的母猪死亡大面积死亡之外,其他散发性疾病也是不可忽视的主要因素。

 

夏季炎热季节多发,特征为猪只突然死亡,腹胀鼓气,口鼻分泌泡沫状粘液,死猪肛门外翻,胃内容物较多,肠壁变薄,食欲好的猪只发病率更高,死亡率超过80%;

 

对此,小编将与此相关的几种常见的猪病进行简要整理与汇总,具体如下:

 

1、产气荚膜梭菌感染:

 

①夏季炎热季节多发,特征为猪只突然死亡,腹胀鼓气,口鼻分泌泡沫状粘液,死猪肛门外翻,胃内容物较多,肠壁变薄,食欲好的猪只发病率更高,死亡率超过80%;

 

②防治:为革兰氏阳性菌,相应的泰妙菌素、杆菌肽、甲硝唑、强效阿莫西林有一定治疗效果,多发季节可以使用益生菌、小苏打调节猪只胃肠道平衡;

 

2、母猪热应激:

 

母猪适宜温度在20度以内,大于25度时,母猪即可能出现热应激,当温度大于30度时,母猪就有可能因热应激而死亡;

 

易发猪群:母猪怀孕后期、哺乳前期,身体负担较重时,因热应激所致的死亡率较高;

 

临床症状:食欲、饮水下降、呼吸频率加快直至衰竭死亡,且期间湿度越大,死亡率越高(猪舍高温、高湿、闷热);

 

防治:猪舍环境保持在15-20度以内,猪舍空气流动率提高, 饮水多添加一些电解多维、小苏打类物质,防止母猪出现应激;

 

3、母猪增生性回肠炎(胞内劳森氏菌):

 

易发猪群:后备、初产母猪为主,症状为:粪便发黑或带血便,腹泻;皮肤发白、贫血;

 

死亡率较高,解剖可见肠内充血严重,回肠黏膜出现增生、出血或坏死性病变;

 

防治:以药物保健预防控制为主,如泰妙菌素+金霉素,拌料给药,连用一周以上,并做好猪舍消毒和卫生管理;

 

4、母猪胃溃疡:

 

猪胃溃疡对于育肥猪影响很小,但对于大日龄母猪来说,损伤很大,主要原因:

 

①繁殖母猪以限饲为主,采食前,母猪胃部分泌胃酸过多,久而久之,易出现胃溃疡问题;

 

②繁殖母猪在限位栏饲养,活动量小,对母猪的体况影响较大,并且易感染螺旋杆菌,从而导致母猪胃部疾病;

 

症状描述:

 

病猪皮肤发白,粪便发黑或带血,胃溃疡及肠道出血严重,食欲下降或呕吐,病程2天左右,腹腔有胃内容物,死亡率较高;

 

防治方案:母猪饲料加工不需过细(孔筛径3.5毫米为宜),增加粗纤维比例(20%左右);猪只饲料或饮水增加小苏打,调节胃肠道的PH值;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