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骑力士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栏 > 技术 > 内容

如何提高小猪阶段饲料产品竞争力?

美农生物 2024-04-26

阅读()

在养猪生产中,养殖户和饲料生产者通常重点关注出生、断奶和保育阶段的饲料营养与饲养管理。然而,60%以上的猪场在仔猪从保育舍转到育肥舍后,由于饲料更换为小猪料,会出现持续10-15天的转栏/换料应激,主要表现为采食量偏低、腹泻、软便和毛色散乱苍白等,严重影响猪只的生产性能。

一、生产现状

 

在养猪生产中,养殖户和饲料生产者通常重点关注出生、断奶和保育阶段的饲料营养与饲养管理。然而,60%以上的猪场在仔猪从保育舍转到育肥舍后,由于饲料更换为小猪料,会出现持续10-15天的转栏/换料应激,主要表现为采食量偏低、腹泻、软便和毛色散乱苍白等,严重影响猪只的生产性能。本文将探讨如何提高小猪阶段饲料产品竞争力,以期为行业提供有益建议,促进养猪业的发展。

 

二、原因分析

 

引发小猪转栏/换料应激的原因很多,除了环境和饲养管理以外,主要原因包括:

 

1.饲料方面

 

1)能量类原料

 

教保料常用优质的一级玉米、面粉/小麦、碎米,而小猪和中大猪多使用二级玉米或陈化小麦。二级玉米含杂率高,陈化小麦适口性和消化率低且霉菌毒素含量高。若小猪饲料中大量使用,可能影响饲料适口性和猪的采食量。

 

2)蛋白类原料

 

教保料中常用高蛋白原料,如去皮豆粕、膨化大豆、发酵豆粕、大豆浓缩蛋白、酶解大豆蛋白、奶粉等多种抗原含量相对较低的原料(见表1),而小猪料和中大猪饲料多使用43%左右含豆皮的低蛋白豆粕,因此,小猪饲料中抗原/抗营养因子的含量远远高于教保料,增加小猪腹泻的风险。

 

表1 不同大豆制品中抗营养因子含量

不同大豆制品中抗营养因子含量

 

3)添加剂

 

自2020年禁抗以来,各大企业在教保料中都有一套独特的肠道健康方案(如图1),而小猪料中功能性添加剂则选择性添加,酸化剂、酸制剂等一般不添加,导致猪的采食量偏低、出现软便或稀便的现象。

 

提高乳仔猪生产性能的肠道健康方案

图1 提高乳仔猪生产性能的肠道健康方案

 

2.加工工艺方面

 

教保料中的原料通常会进行预处理(膨化、熟化等)、超微粉碎和二次制粒等工艺,而小猪料采用常规原料和一次制粒的方式进行生产,饲料的适口性、熟化度和消化率都远低于乳仔猪饲料。

 

三、解决方案

 

1.饲料方面

 

1)能量原料

 

保证原料的新鲜度,小猪阶段尽量不使用陈化粮,玉米使用方面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将一级玉米和二级玉米混合使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经过熟化处理的玉米或碎米等。

 

2)蛋白原料

 

将多种蛋白原料和低蛋白豆粕按一定的比例混合使用,控制饲料中抗营养因子的含量(β-大豆伴球蛋白≦1.5%、组胺≦5 ppm),同时关注所使用原料蛋白质的可消化性(见表2),通过多原料组合使用将饲料蛋白质回肠末端表观消化率控制在80%以上。

 

表2 常用原料蛋白质表观消化率

常用原料蛋白质表观消化率

 

3)添加剂

 

表3 小猪饲料的添加剂使用建议

小猪饲料的添加剂使用建议

 

2.加工工艺方面

 

使用直径2-2.5mm的筛网对原料进行粉碎后混合、制粒,条件许可时使用调质器提高原料的熟化度,制粒温度不低于80℃。

 

四、使用效果例证

 

1.试验设计和分组

 

72-75日龄小猪200头按照体重相近,遗传基础相似原则,采用单因子重复试验设计将试验共分为2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5头猪,采用自由采食和自由饮水的饲喂方式。试验分组见表4,基础日粮配方见表5。

 

表4 试验分组和试验材料处理

试验分组和试验材料处理

 

表5 试验基础日粮及其营养组成

试验基础日粮及其营养组成

 

2.试验结果

 

图片

 

注:相关试验结果仅代表该次试验效果,不构成任何产品使用建议或产品效果保证,具体产品功效详见产品使用说明书或详询公司。

 

3.小结

 

试验组饲料配方能够提高小猪采食量,改善小猪的腹泻和软便情况,对小猪的生产性能改善具有显著效果!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