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探讨饲喂策略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母猪的产奶量。
母猪产奶量和仔猪死亡率是分娩和哺乳期间的主要问题。从母猪进入分娩舍的那一刻起,最佳的饲料管理策略是确保母猪及其生产力和性能的“必须”。
应特别关注3个因素。母猪体重减轻必须保持在最低限度,特别是背膘的减少。母猪分娩启动之前,上次饲喂的时间间隔应尽可能短。高水平的饲料卫生在任何时候都是必不可少的。
在母猪一生的最苛刻时期,底线是增加采食量。
1、保持背部脂肪
背膘厚度既是母猪身体状况的方向标,也是高产奶量的先决条件。很多的母猪在哺乳期体重减轻,导致在下一个周期中有可能产仔猪减少。为避免这种情况,养殖户在分娩时应将背膘厚度定为14至17毫米,断奶时背膘厚度应定为13至16毫米。目标是90%的母猪应该有平均身体状况评分。
对于仔猪来说,乳汁的的多少和成分对于它们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它为过渡到固体饲料做准备。
自2011年以来,在丹麦管理良好的饲养是窝均活仔增加的原因之一(图1)。对于符合平均体况标准的母猪,建议进入分娩舍时每日饲喂量为3.4公斤。这应该在预计分娩前 3 天左右减少到 2 公斤/天。
图1-2011年至2020年丹麦农场每窝活产仔猪数量
2、定期喂食
母猪饲喂应每天3至4次。通过确保稳定的血糖水平,这样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死产仔猪的数量和对助产的次数。根据Theil等人2017年的一项研究,自上次饲喂以来的时间越长,分娩时间越长,仔猪死亡的风险就越高(图2和3)。
图 2 – 自上次饲喂以来的时间增加时,分娩需要更长的时间(Theil 等人,2017 年)
图3 – 较长的分娩时间导致更高的仔猪死亡率(Theil等人,2017)
在泌乳期间,饲喂从每天3公斤开始,每天应增加0.2至0.5公斤,具体取决于每头母猪的采食模式。然后在泌乳期的后半段再调整0.2kg的每日饲喂量。母猪通常在第 16 天左右达到产奶量峰值。在此阶段,应根据母猪的状况和窝中乳猪的数量调整饲喂量。
图4显示了泌乳期有14头仔猪的平均身体状况的母猪的推荐每日饲喂量。哺乳期平均每日采食量为6至7公斤,足以确保良好的生产结果。
图4 – 14头仔猪泌乳母猪的平均每日饲喂量
3、注重卫生
饲喂管理中,在分娩舍中卫生至关重要。如果母猪在每次饲喂后没有吃完,则必须清洁槽。剩余的饲料为不必要的细菌生长提供了完美的条件,这可能导致疾病。然后,员工可以跳过喂食,以确保母猪恢复对下一次喂食的胃口。少食及厌食也可能表明母猪生病并需要治疗。
每天检查供水同样重要。一头泌乳母猪每天大约需要 35 到 50 升水才能确保足够的产奶量。为了促进这一点,饮水嘴必须能够每分钟释放四升。
当然,均衡的饲料是成功的基础。可溶性和不溶性纤维对于维持肠道健康很重要,必须充分满足对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矿物质的所有需求。遵循表 1 中的标准建议,您将有一个有希望的开始。
表1 – 温带气候区泌乳母猪饲料营养成分的标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