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PRV)引起的多种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入OIE疫病名录,我国动物检疫中被列为二类动物疫病,2012年我国将猪伪狂犬病列为优先防治的动物疫病病种之一。伪狂犬病毒可引起母猪出现返情、屡配不孕,妊娠母猪流产、产死胎和木乃伊胎;仔猪出现呼吸道症状和神经症状,病死率达20%~100%;育肥猪表现轻微的呼吸道症状,饲料利用率降低,增重减慢;公猪常表现睾丸炎,种用价值下降。而且有报告证明疑似感染PRV人群分离出PRV毒株,而且直接表明PRV可跨宿主感染人。
目前,有两种途径来预防和控制猪伪狂犬病。一是用疫苗免疫猪群,二是提高猪场生物安全水平,清除病原,切断传播途径。生物安全防控具有低投入高回报的优势。但生物安全的实施需要深入了解病原生物学特性。因此,Gong等详细研究并阐述了不同物理和化学因子对PRV活力的影响,为我们猪场生物安全防控应用提供参考。
01 温度对PRV病毒活力的影响
温度在48-55℃之间,伪狂犬病毒感染力快速下降,温度达到70℃以上时,几秒钟可灭活伪狂犬病毒。
图1 稀释后病毒倒入8个PCR管,每管50 µL,用PCR仪设置热处理温度和时间。热处理温度范围为40℃-80℃,共23个温度梯度。热处理为0-1200s,共23个梯度。每个样品于每个温度和时间点重复检测3次。热处理后,每管加入50 µLDMEM,混匀后,每管内容物接种于含单层PK-15细胞的96孔板中,接种病毒42h后观察并记录细胞病变情况。时间点设置为病毒在给定温度下100%失活且无任何细胞病变的时间。
02 温度对PRV病毒活力的影响
PRV在PH值6-9之间比较稳定,当PH<4或PH>11时,PRV能在10分钟内快速失去感染力。
图2 在PH=3、PH=4、PH=5、PH=6、PH=9、PH=10和PH=11观察PRV(K)(A图)和PRV(B)(B图)活性,处理时间为0、10、20和30min。试验在25-30℃室温条件下开展,每个试验组重复3次,取平均值。
03 紫外线对PRV病毒活力的影响
紫外线C波段能杀灭PRV,而A波段和B波段不能杀灭。紫外照射强度越强,时间越长,杀灭PRV效果越好。270 µW/cm2照射7分钟可完全灭活PRV。
图3 A图:UVC平均强度为135µW/cm2。B图:UVC平均强度为270µW/cm2。C图:非C波段紫外线。紫外照射在约为26℃和无通风的生物安全罩中开展,环境UVC平均强度为135µW/cm2或270µW/cm2,处理时间为0,、1、3、5、7、9、12和15min。环境中非C波段紫外照射,处理时间为0、5、15、35、60、90、120、150和180min。每个试验组病毒滴度用TCID50方法检测。
04 湿度对PRV病毒活力的影响
PRV活力受环境湿度影响较大,在潮湿环境中PRV能存活较长时间。快速干燥时PRV存活24~36h,自然干燥时PRV存活6天左右,封闭潮湿时PRV存活长达14天。
图4 风扇调至最大风速将培养皿快速风干或在26℃生物安全罩中自然干燥。PRV培养基作为对照。每个试验组病毒滴度用TCID50方法检测。试验重复3次。
05 冻融对PRV病毒活力的影响
反复冻融对PRV活性影响较小,在-80℃冷冻,20℃和37℃条件下溶解均不显著影响PRV活性。
图5 20℃和37℃代表溶解温度,冷冻温度为-80℃。横坐标为冻融次数,以此检测冻融1、5、10、15、20、25、30、35、40次的病毒滴度。
06 不同储存条件对PRV病毒活力的影响
短期储存对PRV活性影响较小,长期储存对PRV活性影响较大。26℃时,PRV可储存20~35天。储存温度在-20摄氏度至-80℃之间,PRV保存高滴度超过60天。
图6 A图:PRV(B),B图:PRV(K)。PRV稀释液倒入1.5mEP管,每管2000µL,分别储存于26℃、4℃、-20℃或-80℃。根据试验时间点取样检测病毒滴度,绘制滴度曲线。试验重复3次。
07 光线对PRV病毒活力的影响
在环境平均温度38.16℃,桌面平均温度42℃时,光线直射能在10分钟左右影响PRV活力。因此,在同等温度条件下,光照可杀灭PRV。
表1 光线对PRV病毒活力的影响
08 化学消毒剂对PRV病毒活力的影响
大部分化学消毒剂对PRV都有较好的杀灭作用,其中,离子表面活性剂和强氧化剂效果最佳。
表2 化学消毒剂对PRV活力的影响
注:“B”代表PRV(B),“K”代表PRV(K)
黄色代表PK-15细胞被消毒剂杀灭而检测不到;绿色代表接种PK15细胞后存活未见PRV细胞病变;红色代表接种PK-15细胞后出现PRV细胞病变。
SDIC:二氯异氰脲酸钠;SD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