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湖北某育肥猪场,存栏4400头左右。
与兽医沟通后知晓,该猪苗从蓝耳阳性稳定繁殖场引进,且该繁殖场同时存在三种蓝耳病毒株,分别为:经典毒株VR2332毒株、JX-1a毒株和NADC30-like毒株;此外,曾采集繁殖场母猪血样进行病原全基因组测序发现存在PRRSV2和PRRSV1两种基因型。
一年全群普免3次蓝耳活苗,从仔猪去势液检测也未发现蓝耳病原。圆环病毒检测为2型阳性,伪狂犬野毒检测阴性。进苗时均重为5.5kg左右,健康度较好。
近段时间猪只死亡头数激增,每天大约10头左右,日龄大部分集中在100-130日龄之间,每个栏内约有3-5头猪咳喘严重,占比约6.8%;近两个星期死亡总头数约130头,占比2.8%,猪只主要临床症状:咳喘(夜间更加明显),发烧(39.5-41℃),犬坐式呼吸,个别猪流鼻涕等,当前成活率仅为93%。
原因分析
从栋舍基础设施来看,白天温度19.8℃,夜间11点,栋舍温度约为15℃,栋舍昼夜温差将近4℃,温度偏低;氨气浓度正常;湿度35%(偏低),打料时候,粉尘大,猪只咳喘现象严重;部分栏内猪只密度0.9㎡ /头(偏小)。
栋舍基础设施温湿度情况
部分栏内猪只密度
从猪群健康来看,弱差猪分群不恰当,将弱差猪放在靠近水帘的第一栏;部分栏内掉队猪未及时挑出;部分猪只死后口鼻流血。
病猪情况展示一
病猪情况展示二
从下方病死猪解剖看,第一头,心包积液,肺脏大叶性肺炎,部分肺脏粘连,支气管泡沫性出血,胃粘膜出血,腹股沟淋巴结轻微出血;第二头,心包积液,肺脏对称性虾样肉变,肺脏出血坏死,胃粘膜出血,腹股沟淋巴结肥大增生。
病猪解剖情况
病猪解剖情况
最初措施及效果
措施:大群发烧咳嗽,立即使用自家生产的药物,上午添加10%氟苯尼考3公斤,饮水加药,平均每头3g/天;下午添加阿莫西林+板青颗粒+卡巴匹林钙。
效果:不见好转,温度下降,猪群咳喘加重,仍持续死猪。
诊断
临床诊断结果为受母猪场免疫抑制病(蓝耳病、圆环病毒)和天气降温的双重影响,并发或继发支原体、传染性胸膜肺炎导致猪群死亡增加。
建议方案
1、在70-90日龄期间使用回盛“万支组合”——万特斐灵1公斤+支乐静1公斤+甘草颗粒1公斤,拌料1吨,连续饲喂7-10天即可。注意:有明显症状者隔离,赛福来注射:每5-10公斤体重1毫升。另外,急症者先注射地塞米松与氨茶碱,然后注射抗生素。
2、母猪场:针对母猪群体,疫苗免疫前,使用20%治嗽静1㎏+卫免300g+绿益态1㎏/吨饲料,连续14天,2-3月一次循环,稳定母猪群蓝耳病。
3、血清抗体监测:建议随机采集猪只血样10头份进行蓝耳病抗体、猪瘟抗体、伪狂犬病gB/gE抗体等检测以评估猪群健康度和疫苗免疫抗体水平。
4、管理改进:栋舍内湿度不够,建议每天中午(温度高的时候)过道撒水,增加湿度;水帘需用彩条布或薄膜进行适当的密封,减少冷空气的直接进入;病弱猪圈尽量设置在栋舍中间;需对个别密度大的栏位及时调整。
效果
育肥猪使用“万支组合”2个疗程过后,成活率增加至97.8%,咳喘比例6.8%下降至1.3%。
母猪场使用“稳蓝增免”方案后,窝均健仔13.5,仔猪断奶成活率97.6%。
反思
育肥猪咳喘严重,首先关注栋舍基本条件是否符合饲养标准;然后追踪该猪苗上游——母猪场是否具有一些免疫抑制类疾病;最后再思考该场如何解决咳喘问题。
通过该场和母猪场同时治疗及保健,才能让育肥场咳喘比例能够得到明显和持久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