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respiratory syndrome,PRRS)俗称“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所引发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根据PRRS在我国的流行特点和临床表现可分为3个阶段:1995~2004年以经典PRRS为主,表现为母猪的流产和仔猪的呼吸道症状;2005~2014年以高致病性PRRS为主,以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热为主要临床特征;2015~2017年多种毒株并存,NADC30样毒株流行日趋普遍,临床变化呈多样性,这给临床诊断该病带来很大困难。本文就不同类型猪蓝耳病引起的临床症状及剖检病变做简单汇总,以供防治参考。
一、不同类型蓝耳病的鉴别诊断
01经典PRRS
临床症状:怀孕母猪在妊娠后期发生流产、早产、死胎、弱仔和木乃伊胎,流产率高达50%~70%、死产率达35%以上,木乃伊达25%,情况往往持续数周,直至全群。感染哺乳仔猪表现为结膜炎、流涕、消瘦。保育猪明显呼吸道症状,体温升高可达到40~41℃。
剖检病变:无继发感染时,淋巴结可见轻度或中度水肿,不同程度的间质型肺炎,有时有卡他性肺炎。脾脏暗红色、轻度肿胀,扁桃体少见肉眼可见的病理变化,胸腺无明显萎缩。有继发感染,出现相应的病理变化,如心包炎、胸膜炎、腹膜炎及脑膜炎等。
02高致病性PRRS
临床症状:发病初期一般表现精神沉郁、嗜睡、厌食、发热,此后体温渐渐升高可达40.0~42.0℃,少数病猪出现皮肤发红、耳尖发绀、腹部和四肢内侧有紫红色斑块,眼结膜炎、眼睑水肿,咳嗽、气喘、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母猪发生早产、流产、产下弱胎或死胎、常导致母猪不育,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
剖检病变:表现出间质性肺炎,肺叶上有散在到弥漫性的边界不规则的棕褐色斑块,主要以肺脏、脾脏、肾脏、肝脏和胃的损伤最为典型,都有不同程度的淤血和出血,广泛性血液循环障碍和胸腺萎缩是HP-PRRS很重要的病理学特征。
03NADC30样PRRS
临床症状:NADC30样PRRSV的致病性比CH-la株略强,明显低于高致病性PRRSV,在其发病过程中死亡猪只较为少见。由于NADC30样PRRSV间存在差异,发病特点略有不同,总体上国内NADC30类毒株以母猪流产、各阶段猪咳嗽、食欲不振、身体和耳朵发红为共同临床症状,体温一般在40.0~41.5℃,一过性可达41.5℃以上。母猪的散发性流产不断。
剖检病变:可引起淋巴结轻微肿大、充血,肺门淋巴结肿大出血,脾脏暗红色、轻度肿胀,扁桃体少见有肉眼可见的病理变化,胸腺无明显萎缩。
二、PRRS防治策略
1.执行严格的生物安全管理措施,引种时严格检疫和隔离,了解和掌握蓝耳病在猪群中的情况,对猪群进行种群建设,从而提高生猪的免疫力。搞好环境卫生,严格执行消毒制度。
2.预防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PRRSV易与猪瘟病毒、猪圆环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等病原混合感染,从而增加猪的发病和死亡。PRRS暴发的猪场常会继发感染猪肺炎支原体、沙门氏菌、链球菌等病原。应做好对症治疗和预防工作。
3.接种疫苗仍是各养猪国家预防PRRS的主要手段。猪场应根据本场实际情况选择接种什么类型的疫苗。选择针对当地流行毒株免疫,同时评价免疫效果,及时调整免疫程序。避免母源抗体干扰。
哈兽维科蓝耳病活疫苗(CH-1R株)特点
01安全有效
与HuN4株和JXA1株同源性达95%以上,14天可产生有效保护力。内控指标105.0TCID50/头份,可抵挡强毒攻击。
02临床应用
临床试验共计53747头份,试验猪场反馈效果良好,区域免疫保护率超过95%,高于国外同类疫苗(80-87% )。
哈兽维科蓝耳病活疫苗(HUN4-F112株)特点
01安全性高
完全致弱,无毒力返强。种毒传代次数多(比JXA1-R\TJM-F92稳定、安全),提高疫苗安全性。水平传播能力差,病毒血症持续时间短至3周,疫苗种毒在猪体内连续传代5代后毒力稳定,遗传性好,不会返强。
02保护力强
疫苗株与流行毒株相匹配,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活疫苗(HuN4-F112株)免疫猪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毒株可以提供90%的保护。
03免疫原性好
对类NADC30毒株可以提供70%的临床交叉保护,主要表现在(显著降低高烧、一周内恢复正常生长速度、脏器病理损伤轻微,明显降低病毒血症持续时间)。
04免疫持续期长
母猪配种前免疫疫苗母源中和抗体可持续5-6周,哺乳仔猪主动免疫1次即可产生坚强免疫。仔猪免疫后14天即可产生免疫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