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腹泻是消化系统疾病中常见的一种症状。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粪便中有未消化的食物,脓血,黏液等。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呈现发病急、致死率高、损失大的特点,常见的病原主要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 和轮状病毒(RV) 引起以呕吐、水样腹泻、脱水和新生仔猪的高死亡率为特征。病毒性腹泻对7日龄以内哺乳仔猪致死率高达100%,所以母猪的健康管理尤为重要。
猪场腹泻疾病流行情况
1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仍是主要病原;
2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略有减少;
3轮状病毒(PRoV)检出率略有升高;
4细菌类病原,猪增生性回肠炎(劳森氏菌病PPE )较多;
5其他病原混合感染导致的腹泻类疾病依然复杂。
猪场腹泻疾病防控措施
01加强隔离与消毒,减少环境带毒
严格控制种猪引进操作流程,引种前实验室检测评估,防止引进带毒猪导致疾病的发生。定期消毒,严格控制人员、物资、饲料进场消毒流程,做到“全进全出”管理。
01做好猪群疫苗免疫接种
目前有腹泻类弱毒活疫苗和腹泻类灭活疫苗,采取弱毒活疫苗加灭活疫苗交替免疫的方法,能有效降低母猪及仔猪的腹泻。通过试验验证,采取普免加产前跟胎的免疫方案,能够显著提高抗体水平。
03加强饲养管理,做好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减少猪群应激。加强环境卫生,减少环境病毒量。母猪在上产床前清洗、消毒,防止病原带进产房。加强
04提高母猪的健康度,减少种猪体内外带毒或排毒。适当添加微生态制剂调节肠道,防止母猪便秘。
05控制免疫抑制性疾病,做好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的免疫;防止霉菌毒素的污染,控制好玉米、麸皮等饲料原料的质量,定期对饲料的霉菌进行检测。
疫苗选择
为保护新生仔猪免受PEDV的感染,哺喂仔猪含有分泌型IgA抗体的母乳,从而获得被动保护,才能提升仔猪成活率。
Gillespie et al., 2017
A .Srijangwad et al., 2017
实验表明:灭活疫苗只有在母猪感染过PEDV的情况下才能起到刺激乳汁分泌中和抗体,在未感染过PEDV的母猪中不能起到很好的免疫效果。在腹泻活疫苗的刺激后,可以在产后母猪乳汁中显著的增强中和活性IgA的滴度。
腹泻活疫苗:中牧腹康
源于腹泻返饲的免疫机理。人工驯化的安全疫苗活毒(含量高、安全好、无散毒风险),有效激活针对腹泻病原的全面免疫应答,黏膜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将活病原高效免疫原性刺激与疫苗的安全性完美结合!
腹泻灭活苗:中牧腹安
比肩“自家苗”的良好匹配度!高度匹配当前流行毒株,高含量抗原配合优质缓释佐剂,持久强化腹泻免疫应答,将匹配度、安全性、稳定性完美兼容!
腹康+腹安 组合使用方案
肌肉注射使用
稳定场常规免疫:
(1)后备母猪,配种前免疫两次,约6月龄“腹康”1头份、约7月龄“腹安”2ml(活+灭);
(2)临产母猪,产前约40天“腹康”1头份+产前约20天“腹安”2ml(活+灭)。
(3)季节性加强:9 -10月全群母猪“腹康”1头份,10-11月全群母猪免疫“腹安”2ml。
不稳定场强化免疫:
(1)后备母猪,配种前免疫两次,约6月龄“腹康”1头份、约7月龄“腹安”2ml(活+灭);
(2)临产母猪,产前约40天(“腹康”1头份+“腹安”2ml,左右各一针)+产前约20天“腹安”2ml(活 +灭+灭)
(3)仔猪紧急注射“腹康”0.5-1头份。
(4)季节性加强:9 -10月全群母猪“腹康”1头份,10-11月全群母猪“腹安”2ml。
紧急免疫:
(1)全群母猪(“腹康”1头份+“腹安”2ml,左右各一针),2 -3周后“腹安”2ml(活+灭+灭);
(2)仔猪紧急注射“腹康”0.5-1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