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骑力士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栏 > 技术 > 内容

猪病毒性腹泻致病机制是什么?如何尽快控制猪病毒性腹泻而不复发?

正业生物 2022-10-14

阅读()

仔猪出生后首先遭遇的疾病就是腹泻病(拉稀,下痢)。自2020年10月份以来,某些猪场腹泻频发,很难搞定。并且腹泻病在各个猪场之间呈现严重程度不同的差异,分析认为与各个猪场的管理设备,卫生状况,猪群免疫力以及感染病原体的种类不同有关。

正无泄

 

仔猪出生后首先遭遇的疾病就是腹泻病(拉稀,下痢)。自2020年10月份以来,某些猪场腹泻频发,很难搞定。并且腹泻病在各个猪场之间呈现严重程度不同的差异,分析认为与各个猪场的管理设备,卫生状况,猪群免疫力以及感染病原体的种类不同有关。腹泻发病严重仔猪,快速脱水,电解质流失呈高死亡率,康复猪或严重影响日后生长和发育,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引起猪场腹泻病的病因繁多,防不胜防。常见的细菌性腹泻有:大肠杆菌,C型和A型产气荚膜梭菌,沙门氏菌等。病毒性腹泻主要有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轮状病毒以及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丁型冠状病毒感染;另外,伪狂犬病毒,猪蓝耳病病毒和猪圆环病毒2型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混合感染所导致的哺乳仔猪腹泻也有一定检出率。此外,尚有营养不良性腹泻及管理不良(冷应激)所致腹泻。

 

哺乳仔猪呕吐,水样腹泻,脱水

哺乳仔猪呕吐,水样腹泻,脱水

 

猪病毒性腹泻致病机制

 

病毒感染,破坏与损害肠道上皮细胞而致腹泻(吸收不良型),如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轮状病毒(PoRV)等,由于病毒对小肠上皮细胞有很高的亲和性,尤其空肠部位,破坏绒毛上皮细胞,致其脱落和萎缩,降低了产生某些酶的能力,病猪不能水解乳糖和其他必要成分,导致食物无法消化和吸收,间接的亦增加肠道内渗透压,甚而从组织吸收大量水分,于是在临床上产生下痢和脱水现象。此外,空肠中钠和电解质运输的改变以及血管外蛋白质的丢失,引起电解质和水的积聚,最终可能由于脱水和代谢性酸中毒以及高钾症导致心,肾功能减退、衰竭而死亡。以上三种病毒性腹泻中,以TGEV和PEDV致病性最强,绒毛萎缩最严重,因而临床上肠壁最薄。而猪轮状病毒则因病原性较弱,对绒毛伤害较轻,但与PEDV混感后上皮细胞损伤更严重,病程更长。

 

另外,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猪消化道传染病创新团队,从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的角度研究发现,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对Ⅰ型干扰素(对抗病毒分子)具一定耐受力。其机制是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感染可特异性降解靶细胞干扰素信号通路的重要分子STAT1,从而降低靶细胞内磷酸化STAT1的水平,进而抑制靶细胞产生抗病毒免疫分子。当特异性抑制靶细胞内蛋白酶体活性提高STAT1表达水平时,靶细胞也提高了限制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感染复制能力。

 

胃内有未消化的凝乳块

胃内有未消化的凝乳块

 

小肠肠腔内积水,肠壁菲薄

小肠肠腔内积水,肠壁菲薄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萎缩严重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萎缩严重

 

引起仔猪腹泻的病毒,主要对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做不同程度的破坏以致萎缩,并造成有利于病原性大肠杆菌生长的环境。此种混合感染常见于哺乳阶段,断奶前期仔猪。大量检测数据显示,病毒与病毒,病毒与细菌或病毒与球虫间的混和感染情况有愈发严重的趋势。此种现象使各种腹泻病在临床上类症鉴别愈发困难。

 

2022年猪病毒性腹泻的基本特点

 

1. 猪病毒性腹泻流行依然比较严重,尽管在ASF大背景下,生物安全意识和硬件措施有较大的幅度提升的情况下,病毒并没有离开猪群与环境;

 

2. 主要病原仍然以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为主;

 

3. 猪轮状病毒(PoRV)感染情况明显增多(2~56日龄,从哺乳仔猪到断奶仔猪);

 

4. 新发病原和混合感染(PEDV+PoRV;PEDV+PDCoV;PEDV+Ecoli;PoRV+Ecoli等);

 

5. 初产母猪所产哺乳仔猪高发,频发(基础免疫缺乏,群体免疫力不均衡);

 

6. 口蹄疫疫情过后,哺乳仔猪和生长猪病毒性腹泻疫情高发。

 

如何尽快控制猪病毒性腹泻而不复发?做好以下7步骤可无忧!

 

1. 实验室诊断 

 

及早采集发病18~24小时的小猪粪便或小肠内容物以及肠系膜淋巴结等样品送至专业兽医实验室进行全面检测与分析,明确病原和病因。病毒类病原,如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传染性胃肠炎病毒,轮状病毒以及丁型冠状病毒,伪狂犬病毒,蓝耳病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以及猪瘟病毒等等。细菌类病原,如大肠杆菌,C型和A型产气荚膜梭菌,沙门氏菌,猪痢疾密螺旋体,胞内劳森氏菌等。寄生虫类病原,如等孢球虫,小袋纤毛虫和隐孢子虫等。

 

快速检测

快速检测(注:山西省某猪场,粪便: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与猪轮状病毒(PoRV)阳性)

 

2. 确诊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轮状病毒或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单一或混合感染疫情,建议实施群体免疫。

 

立即对种母猪,后备猪(重点)和公猪以及对1日龄以上易感仔猪和生长育肥猪实施群体免疫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轮状病毒三联活疫苗(即产生细胞免疫,又产生体液免疫),后海穴或肌肉注射(成年猪免疫2头份,生长猪免疫1头份),间隔3~4周再加强免疫1次。如达到最佳控制效果,普免3次为最佳。实践证明,全群无死角群体免疫疫苗,可显著缩短疫情暴发周期,切断母猪排毒途径,降低病毒载量,缩短排毒时间。提高群体抗感染能力,降低哺乳仔猪发病率,死亡率,僵猪率。中小规模猪场,以后可在猪病毒性腹泻易感季节(10月份至翌年5月份)对种母猪,公猪和后备猪进行群体免疫,每次免疫间隔3周至8周为佳。夏秋季节(6月份至9月份),母猪分娩前跟胎免疫,即分娩前40~50天和15天免疫至少2次。对于生物安全管理和环境控制实施到位的规模猪场,全年母猪分娩前跟胎免疫2~3次(2活+1灭)为佳,尤其后备猪和初产母猪配种前和妊娠期基础免疫是关键。

 

图片

 

3. 消毒和对症治疗 

 

用过氧乙酸,戊二醛或卫可(过硫酸氢钾复合物)等消毒产品,用温水按比例兑成消毒溶液,对产床,地面和粪沟粪便对彻底冲洗消毒,再用干粉消毒剂对产床,保温箱和地面消毒。对哺乳母猪乳房,阴户,后肢等用1%高锰酸钾溶液或无刺激作用的聚维酮碘消毒液擦拭消毒,挤掉部分乳汁。对已经有呕吐,腹泻症状仔猪定时口服温水补液盐,口服抗体类产品和益生菌(乳酸菌,粪肠球菌等等)调节肠道菌群,恢复肠道免疫功能等。

 

图片

 

4. 封闭隔离 

 

发生腹泻的猪舍进行封闭管理,禁止转群,专人饲养与治疗;饲养员不准窜舍,工具不能与其他车间共用,兽医及生产管理人员进出猪舍要严格消毒,避免交叉感染,以免造成更大范围的流行等等。

 

图片

 

5. 保温和干燥 

 

对易感病猪,主要是哺乳仔猪和断奶前后的仔猪要重点保护,提高产房温度,舍温不低于25℃,初生仔猪保温,不低于32℃。

 

6. 病猪提前断奶 

 

由于母体排毒,不但导致哺乳仔猪接触感染而大量死亡,而且母猪感染后也会表现厌食,呕吐,腹泻乃至泌乳下降现象。所以,7日龄以上哺乳仔猪建议提前断奶与母猪分离开,饲喂优质代乳粉(稀粥状),满足营养供应,避免营养不良和机体脱水,实践证明可提高仔猪成活率。

 

7. 做好基础免疫工作

 

尤其对猪伪狂犬病,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圆环病毒2型以及猪口蹄疫等猪病毒性疾病的疫苗免疫工作。后备猪配种前,分娩前均要免疫到位并监测抗体变化,确保仔猪获得充足的免疫保护。                            

 

正无泄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