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骑力士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栏 > 技术 > 内容

关于乳仔猪腹泻拉稀那点事,本文一次性说清楚

南农高科药业 2022-05-07

阅读()

免疫力低,抵抗能力差:仔猪免疫器官在出生后至断奶前,一直处于不停的发育阶段,产生的抗体水平还比较低,免疫系统也不完善,再加上环境应激、断奶应激等因素导致对疾病的抵抗力不足,最后发生腹泻。

01、本文所指乳仔猪腹泻是指什么阶段的猪只?

 

答:本文所谈到的乳仔猪是指产房和断奶后一周以内的乳仔猪。

 

02、从乳仔猪生理特点考虑,引起腹泻的因素有哪些?

 

答:(1)免疫力低,抵抗能力差:仔猪免疫器官在出生后至断奶前,一直处于不停的发育阶段,产生的抗体水平还比较低,免疫系统也不完善,再加上环境应激、断奶应激等因素导致对疾病的抵抗力不足,最后发生腹泻。

 

(2)体温调节能力差,易受凉:被毛、脂肪少,大脑皮层发育不健全,体温调节能力差,易受冷热应激的影响,导致腹泻的发生。

 

(3)消化系统发育仍未成熟:断奶仔猪不能适应由母乳液体改为摄取固体饲料,消化系统结构发生变化,导致肠道消化和吸收不良,在大肠内被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利用,最后导致腹泻。

 

(4)肠道微生态结构失调:哺乳仔猪肠道以乳酸菌主,所以肠道内pH值维持在较低的水平,而断奶后大肠杆菌、链球菌等有害菌大量存在,甚至成为优势菌群造成肠道微生态结构失调,从而造成腹泻。胃酸分泌不足、肠道损伤、消化酶分泌不足,没有被充分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进入大肠后段,为大肠杆菌增殖提供了充足的养分。

 

其中,断奶仔猪发生腹泻为最常见的乳仔猪腹泻问题。

 

图片

 

03、从饲养管理的角度考虑,引起腹泻的因素有哪些?

 

答:(1)母猪饲养管理不当:母猪饲养管理不当导致使母乳缺乏使仔猪处于饥饿状态、或乳汁过浓仔猪食后消化不良、未及时饲喂初乳或初乳不足、圈舍或产仔母猪乳房消毒不严、保温措施不力、未按要求补充铁硒等微量元素、补料不及时或饲料质量差、没有足够的清洁饮水、断奶措施不当造成应激等。

 

(2)仔猪饲养管理不善:没有吃足初乳、冬季保温及夏季防暑措施不力、圈舍空气污浊、消毒不良、圈舍潮湿、饲料品质过差、断奶仔猪饲料采食过量等因素。

 

04、从饲料的角度考虑,引起腹泻的因素有哪些?

 

答(1)饲料中含有能引起仔猪发生超敏反应的抗原物质:如大豆蛋白中的抗原蛋白可引起小肠绒毛萎缩,肠道损伤,使双糖酶的含量减少,活性降低,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减弱,而发生腹泻。

 

(2)蛋白质消化吸收不完全导致肠道水分吸收降低而发生腹泻:仔猪消化道及酶系尚未发育完全,而且胃内pH值较高,不利于胃蛋白酶原的转化,使蛋白质在小肠内不能完全被消化吸收,消化、吸收不完全的蛋白质进入到大肠内,在细菌作用下产生大量腐败物质,刺激结肠导致结肠损伤,使结肠吸收水分的能力降低,而发生腹泻。

 

(3)饲料配方问题:营养不平衡或者缺乏导致仔猪发生腹泻。

 

(4)霉菌毒素超标:饲料存放不当、时间过长等因素造成霉菌毒素超标,损伤肠道,导致腹泻的发生。

 

图片

 

05、从病毒感染的角度考虑,引起腹泻的因素有哪些?

 

答:(1)传染性胃肠炎:由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临床上以厌食、呕吐、严重腹泻、脱水为特征。10日龄以内仔猪病死率高达100%,多发生于冬季和春季,1-2月份为发病高峰。

 

(2)猪流行性腹泻: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临床上以呕吐、腹泻为特征。也是多发生于冬季和春季。

 

(3)轮状病毒感染: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在寒冷、潮湿、不良的卫生条件下,发病率高。

 

以上三种病毒性腹泻,目前发病率不是很高,主要原因是由于母猪群都做了很好的免疫接种工作,基本上都按灭活菌+活苗的方式进行组合免疫接种。母猪产生的母源抗体足以保护仔猪在哺乳期甚至断奶后不发生病毒性腹泻。

 

06、从细菌感染的角度考虑,引起腹泻的因素有哪些?

 

答:(1)仔猪黄、白痢:由大肠杆菌引起,包括腹泻病和水肿病等。临床上以排水样或浆液状粪便和迅速脱水死亡,有些猪会伴有神经症状为特征,发病率高便死亡率低。粪便颜色为白色或黄色,故称仔猪白痢、黄痢。产房乳仔猪多发。

 

(2)仔猪红痢:由C型魏氏梭菌引起,粪便为红色,故称仔猪红痢。产房乳仔猪多发。

 

(3)仔猪副伤寒:由沙门氏菌引起,多发于1-2月龄的仔猪,无明显季节性。皮肤上常出现紫红色斑点。

 

(4)猪痢疾:由猪痢疾螺旋体引起,不同日龄、性别、品种的猪都可以发生,7-12周发病率最。

 

图片

 

07、从寄生虫感染的角度考虑,引起腹泻的因素有哪些?

 

答:(1)球虫病:由球虫感染引起,主要引起水样腹泻、衰弱、脱水,发育迟钝,偶有死亡。

 

(2)线虫病:主要侵害仔猪,可引起腹痛、腹泻等症状。

 

08、可以根据pH试纸测试结果来判断是病毒性腹泻或者细菌性腹泻吗?

 

答:可以的。用pH测试稀粪,结果为酸性(pH<7),可判定为病毒性腹泻;结果为碱性(pH>7),可判定为细菌性腹泻;结果为中性,可判定为球虫性腹泻。这个办法仅供参考,具体病原以实验室检测为准。

 

在肠道内偏酸性的时候可抑制大肠杆菌的增殖。当采食饲料改变了仔猪肠道菌群,肠道内大肠杆菌和沙门氏杆菌的菌落总数会偏高,这时肠道pH值也会偏高。因此,乳仔猪的粪便偏碱性时,可考虑为细菌性腹泻。

 

病毒侵入被感染仔猪的小肠集合淋巴结区,在细胞内增殖并广泛扩散直至整个小肠,被病毒侵入的小肠会发生上皮细胞坏死、绒毛脱落等症状,扰乱了仔猪的营养吸收和消化性能,因而导致患病哺乳仔猪无法消化母乳中的蛋白质和乳糖,大量的乳糖滞留在肠腔内,被肠道细菌分解为小分子的短链有机酸。这些有机酸会导致粪便偏酸性。因此,乳仔猪的粪便若偏酸性,可考虑为病毒性腹泻。

 

球虫的发育过程主要分为3个阶段,包括裂殖生殖、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其中裂殖生殖和配子生殖在小肠粘膜上皮细胞中完成,而孢子生殖则需要温湿度和酸碱度适宜及有氧的情况下才能完成。据相关报道,在pH值为7.4时为球虫卵囊产生最适宜酸碱度,pH值在6-8之间球虫均能正常发育。因此可推测球虫引起的腹泻粪便pH基本为中性。

 

09、如何防止乳仔猪断奶腹泻?

 

答:(1)进行正确的诱料工作:一般猪场的饲养都会使用教槽料(高品质)饲喂至断奶后1-2周,然后再花1-2周逐步过渡到保育料,断奶后仔猪腹泻程度与诱料成正相关,特别是21-25天龄断奶的仔猪更明显。

 

(2)采取正确的饲喂方式:断奶仔猪断奶当天甚至第二天基本采食极少,如果每天只喂1-2次,容易引起仔猪饥饿后暴食而引起未发育好的肠道负担过重,引发腹泻。为了降低腹泻率,通常要求断奶仔猪每日至少饲喂4次以上,做到少喂多餐,降低肠道负担,促进肠道发育。

 

(3)采取适当的药物保健:所有药物的添加都是弥补我们生产中管理不足。猪群在断奶阶段应激最大,不但有断奶应激还有转群应激,在断奶期间如果经常出现腹泻或其他症状,猪群在断奶前开始添加药物保健抗应激,连续使用两周,可降低猪群应激和疾病发生。

 

图片

 

10、乳仔猪腹泻的预防和治疗有哪些措施?

 

答:(1)确保仔猪及时吃上初乳:仔猪出生后应及时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擦净口腔粘液, 尽快固定乳头, 让其吃上充足的初乳。

 

(2)及时清除粪便,保证温度达标:保证猪舍干净卫生干燥,小猪不受细菌影响,并且不让小猪受凉,

 

(3)按时开展教槽工作:正确进行断奶前诱导开食,使仔猪在断奶前胃消化系统机能得到充分锻炼。

 

(4)确保母猪奶水质量:适当调理母猪机能,清除母猪体内毒素,确保母猪奶水质量优良。

 

(5)治疗原则:早发现早治疗;1头发病,全窝甚至全群治疗;母猪乳头要清理干净、仔猪粪便要及时处理;最后一头痊愈,再用药一次。

 

11、为什么乳仔猪腹泻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

 

答:因为不管什么原因引起的乳仔猪腹泻,一旦开始腹泻拉稀,就会造成乳仔猪严重脱水,迅速消瘦,最后死亡,可以说大多数死亡猪只都是因为脱水导致的死亡。因此,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防止脱水的发生,如果有条件可以进行补液,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死亡。

 

12、“痢倍健”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答:“痢倍健”的主要成分是杨树花提取物、溶菌酶、粘膜修复因子等增效剂。

 

13、“痢倍健”有哪些使用场景?

 

答:乳仔猪发生细菌性、病毒性、应激性、营养性腹泻等各种腹泻时均可使用。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